截至10月30日晚間,19家上市白酒公司三季度業績全部出爐。
一年中,酒業旺季始于中秋,因此Q3的數據往往最具分析價值。如果說,Q2的白酒行業是在重啟中“回血”,那么Q3的成績單則訴說著重啟后更為明顯的分化新趨勢。
與去年前三季度業績排名相比,前八位的順序不變,酒業江山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涌。
2020年度關鍵詞:疫情與行業集中分化
從行業整體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前三季度整體增速有所放緩:19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總額1909.92億元,同比增長5.1%;凈利潤合計690.88億元,同比增長8.5%。
去年同期,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為1816.9億元,同比增長17.6%;凈利潤合計636.17億元,同比增長18.1%。由于前些年擴張迅速、市場容量逐漸飽和、疫情等意外因素的影響,白酒行業增速逐年放緩已成趨勢。
以營收占比來看,2020前三季度,僅茅臺、五糧液兩家企業第三季度的營收就有1097.08億元,占比57%。占位前五(不包括順鑫農業)的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汾酒總計1505.95億元,占比78%。 整體來看,自2013年行業調整期到來后,白酒上市公司營收逐年增長。然而,若將目光鎖定至企業層面,則并非每家企業都順應了“正向發展”的潮流——給酒業營收做出“正貢獻”的企業正在減少,并逐步向頭部集中。
與去年16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增幅為正的情況不同,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增幅為正的只有8家。ST*皇臺由于基數小和前兩個季度實現較大增幅的兩方面原因,在第三季度下滑的情況下仍保持著37.34%的增幅,排名第一。其次分別為酒鬼酒(16.45%)、五糧液(14.53%)、汾酒(13.05%)、順鑫農業(12.27%)、貴州茅臺(10.31%)、今世緣(1.96%)、瀘州老窖(1.06%)。
在疫情影響下,雖有不少上市白酒公司營收下滑,但19家的營收總額卻呈現出增長的態勢,這是優勢企業表現強勁,起到了帶動作用所致。以茅臺為例,其前三季度的營收竟占到了其他上市公司總和的1/2,行業進一步分化的形勢不言而喻。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疫情不會改變趨勢,疫情只會加速趨勢”。盛初咨詢總經理柴俊更是預測道:“疫情對酒業趨勢的加速將體現在集中化趨勢、內容化趨勢、在線化趨勢、新零售趨勢。抓取反彈消費的機遇將集中在頭部企業,產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前三季度的報表數據,已經明確印證了這一點。
本身擁有龐大的體量,又把持著向上增長的態勢,從縱向來看,茅、五等頭部企業的發展將持續牽動整體行業的向上發展,但從橫向來看,市場、資源向頭部資源傾斜,也將對中小型企業造成進一步擠壓。上市公司如此,整個行業更是如此。
名酒盡顯優勢,“梯次恢復”成型
今年上半年,白酒行業整體承壓。與去年同期相比,Q1只有5家企業實現營收增長,Q2則有11家企業實現營收增長,到Q3時,已有16家企業實現營收增長。頭部企業受疫情影響最小、在反應最為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包含其他板塊業務的順鑫農業之外,僅有茅、五、汾三家龍頭企業在今年前三季度均實現了同比增長,這充分體現了頭部企業的抗壓能力。
此外,酒鬼酒、今世緣、舍得、瀘州老窖、金徽酒這五家企業則于第二季度率先實現了同比增長;而金種子、水井坊、老白干、古井貢、迎駕貢酒、洋河股份、口子窖這七家企業,在第三季度也都實現了同比增長。
另外,ST*皇臺和伊力特,盡管在Q2有著不錯的成績,卻在第三季度后勁不足;青青稞酒則是19家上市白酒公司中唯一一家前三季度收入持續同比下滑的企業,在前三季度,其營收同比降幅超過三成。
高端系列成增長主力
根據Q3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名酒在疫后時代的明顯優勢,高端酒品牌恢復增力強勁。 第三季度,茅臺實現營業收入239.41億元,同比增長7.81%。分產品來看,茅臺酒營收208.84億元,增長9.7%、系列酒營收23.50億元,降低1.4%;分渠道來看,直銷渠道實現營收32.8億元,占比14.12%,并將繼續提升。
而五糧液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則分別同比增加17.8%和15.0%,呈穩健向上的態勢。作為千元價格帶的龍頭公司,五糧液公司推出的一系列營收改革起效,并走出其穩健的獨立行情。 第三季度,瀘州老窖營收同比增長14.45%,凈利潤同比增長52.55%,成績優異。產品方面,有數據顯示,國窖在第三季度動銷恢復良好,高端酒系列表現強于中低端。10月份,瀘州老窖還發布了“高光”系列,將其定位于和國窖、瀘特平行的戰略級新品,對其寄予了“第三曲線”的厚望。
值得注意的是,洋河Q3實現營收54.85億元,同比增長7.57%;凈利潤17.85億元,同比增長14.07%,表現強勢。有數據顯示,“夢系列”的重塑強勢推進了整體產品動銷,M6+全國布局初步成型在省內外均較為強勢,M3升級次高端再發力,開啟新增長周期。
此外,酒鬼酒也以56.37%的增速領跑榜單。其中,酒鬼酒系列換裝提價,經銷商打款發貨積極,內參也保持了70%的高速增長,在動銷良好的基礎上實現了預收款的大增。 有行業人士分析,疫情使行業重新洗牌。在穩市場、清庫存之后,優化產品結構成為重要目標,擁有高端白酒的品牌更能脫穎而出。
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
第三季度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凈利潤的增加。在19家上市酒企里,凈利潤的增速普遍高于營收增速,其中,區域代表性名酒表現尤為突出。
酒鬼酒、汾酒、瀘州老窖、老白干凈利潤增速顯著,在50%以上。
其中,老白干近年來持續在高端白酒領域加強布局,在中秋旺季取得了預期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完成對豐聯酒業的收購后,致力于拉高產品結構來提升企業品牌價值,武陵酒一躍成為老白干緩解其“衡水老白干”系列產品業績下滑的主力,讓老白干獲得站上高端白酒賽道的機會。
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近年來,白酒的品牌化、理性化消費趨強,名優酒企強者恒強的趨勢加深,一線名酒、區域名酒競爭加劇,白酒行業進入深度分化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區域品牌發力次高端,是明智之選。
而大眾消費市場的競爭則更加激烈,其受疫情影響也更大。
以青青稞酒為例,今年是青青稞酒上市后三季報首次出現虧損。對于營收和凈利潤的雙下滑,青青稞酒表示,主要原因是疫情所導致的消費需求萎縮、市場競爭加劇、銷售下降。另外,青青稞酒還存在中高檔產品發展滯后的問題,其對消費趨勢的把握不到位,在重要節日期間對消費提檔預期不足,致使其業績表現十分不穩定。
此外,金種子、口子窖利潤下行,從側面反映出了安徽區域酒企競爭的激烈。這兩家企業的產品主銷價位集中于競爭最激烈的大眾消費市場,同質化嚴重,難得進身之階。
Q3小結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31個省份前三季度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781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從全國來看,第三季度最大的亮點是居民收入增速由負轉正。
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在社會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白酒行業深化調整結構,改善管理機制,實現了整體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的穩步提升。尤其是中高端白酒,出現了快速發展,量價齊升的局面。消費升級和補庫存周期,令高端白酒最為受益。
從產品結構來看,擁有高端產品的品牌獲得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仍然是高端白酒市場的主要品牌,占90%的市場份額;酒鬼酒高端品牌內參在二、三季度帶動作用明顯。大眾消費市場競爭激烈,占據高端酒的品牌更能獲得市場先機。
從區域板塊來看,川、黔板塊仍占據主咖位:茅臺為黔酒鰲頭,川酒的五糧液、瀘州老窖、舍得、水井坊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以洋河和今世緣為代表的蘇酒板塊表現出穩定的增長;徽酒板塊則競爭激烈,整體利潤下行。
今年秋糖,在醬酒發展趨勢論壇上,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表示:由于白酒行業正處在“弱周期”的階段,供給和需求存在“不對稱”,這將造成行業出現混亂的擴張期。高端寡頭化、次高端龍頭集中化,可能會使產業規模進入“拐點期”。對于品牌來說,無論是成熟品牌,還是成長中的品牌,只有尋求“差異化發展”,才能防范未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