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頭來的忙碌,秋季糖酒會是一個總結得失的最好時候。糖酒會作為糖酒食品行業的“風向標”、“晴雨表”,不僅能及時展現廠家的當季流行品類,也能讓經銷商從中窺見消費市場的變化。
今年秋糖期間,粉嫩時髦的年輕化葡萄酒吸引眾多眼球,金屬標、重型瓶產品也是不少商家主推的類型。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家,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成為前來逛展的經銷商的共同心聲。而隨著本屆秋糖會的閉幕,被酒商熱門關注的產品趨勢也逐漸明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單純“看臉”有風險
如今,葡萄酒行業也同整個食品行業一樣,開始流行“顏控”,為此,很多供貨商在酒標上面做足功夫,不斷推陳出新讓老產品煥新顏,在新產品的外形上花盡心思,試圖通過產品包裝取悅消費者。
但是,作為酒商而言,這款產品是否符合當下流行趨勢必須要擦亮眼睛。因為流行的品類趨勢有可能一直流行下去,成為一種常態,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線品牌。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曇花一現。
一味求低價不可取
在今年秋糖期間,一些供貨商給出了超低的價格。但是,這樣的產品真的可靠嗎?有酒商透露,之所以會出現極低價位的原瓶進口葡萄酒,可能是:酒商倒閉或者轉行不再經營酒類,急于甩賣變現;或是打著低價促銷的幌子,實際是在運輸或存放過程中酒體受損;更有可能不是真正的原瓶進口葡萄酒,或者只有一部分是原瓶進口酒,另外由酒商摻入了一部分灌裝酒,打擦邊球當做是原瓶進口酒售出,從而賺取暴利。
試想,這樣的產品進回去,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三大選品方向成主流
糖酒會期間,筆者同多個經銷商進行了溝通,發現了幾個主流選品的主要方向:
一、日常剛需的大眾化產品。在糖酒會上,很多前來選品的經銷商都表示,希望選一些日常都需要,而且消費頻率比較高的產品。因為首先價格便宜,大眾接受度高,第二,這些產品放在手里自然會流動,也不怕壓貨,隨時可以脫手。
二、符合經銷商渠道的補充型產品。來自江蘇的酒商王紅林表示:“我想選的產品和品牌未必需要有多創新,但是需要是能在我熟悉的渠道來賣的。因為熟悉,所以知道風險在哪里。因為是補充產品,所以不需要重新教育消費者市場和開拓新渠道。”
三、處于成長期的品牌產品。河南的經銷商李偉民認為,選品不能選擇處于導入期或者衰退期的產品,導入期一般都是炮灰,衰退期就是接盤俠,不是最佳的進入時期。而且成熟期要背負太重的壓力,所以最好的選擇是產品和品牌已經開始在市場上有一定的氛圍和基礎,開始走上鋪路的階段,這樣壓力會比較小。
眼下,長沙糖酒會基本結束,也是經銷商與供應商繼續溝通洽談的開始,希望大家在后續的選擇中,能夠有所側重,真正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