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皇臺酒業來講,時下正值多事之秋,遭大股東股權凍結,涉嫌信披違規,收到民事訴訟,銀行借款遭股東反對……10月26日晚,*ST皇臺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雖然實現營收1.49億元,同比增長157.71%,但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1.08億元,同比暴增7618.76%。
而此前皇臺于2016年4月22日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的《關于撤銷股票交易風險警示的申請》尚未得到交易所回復,最近又因涉嫌虛增營業外收入500萬元。未來,皇臺酒業要么業績轉正繼續申請摘牌,要么尋找愿意承擔所有債務的購殼公司進行重組,否則皇臺酒業將難逃退市命運。
對于熟知白酒行業的人來講,皇臺酒業在業內是曾經具有歷史地位的:“南有茅臺,北有皇臺” 。但伴隨著茅臺的快速發展,皇臺酒業卻有可能罕見的成為第一支酒業被摘牌的股票,那么皇臺酒業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窘境的呢?
煩惱的皇臺酒業:屋漏偏逢連夜雨
日前,皇臺酒業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甘肅監管局發給本公司的4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要求對皇臺酒業虛增營業外收入500萬元進行糾正、警示,并且對盧鴻毅等15名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采取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由此被看作是對皇臺酒業虛增的處罰。
此次處罰是因證監會甘肅監管局認定皇臺酒業在2015年年報中,營業收入(政府補助)的500萬元資金不屬于財政資金,不能確認為政府補助,也就是說,*ST皇臺2015年年報虛增營業外收入500萬元,虛增利潤總額500萬元,存在虛假記載。
然而,翻看皇臺酒業的公告可以發現,與多數酒類上市公司不同,皇臺酒業在近一年多以來披露的公告內容要多很多,其中不乏立案調查、民事訴訟等等,此前也曾因未按規定披露重要信息而受到證監會通報批評。
值得注意的是,僅在皇臺酒業披露的半年報中,一同披露的還有公司涉及到的十余項訴訟,其中大部分都是的借款合同糾紛,借款糾紛金額從數百萬到數千萬元不等,據統計,皇臺酒業涉及的民事訴訟賠償額度已經達到了3億元。其中,2015年皇臺商貿的控股股東皇臺釀造起訴皇臺酒業要求償還因借款合同帶來債務金額就高達9959萬,而這一債務最早竟然可以追溯到1998年。
訴訟帶來的賠付壓力也在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體現,皇臺酒業稱因借款合同糾紛案的民事判決書計提預計負債使營業外支出增加了7466.67萬元。
此外,更受關注的是因為連續虧損,皇臺酒業也是幾次被退市風險警示,屢次“摘帽”又屢次被“ST”。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皇臺酒業在短短15年的上市期間,先后3次連續兩年出現業績虧損,即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1190萬元和1.16億元;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5083萬元和5881萬元;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2930萬元和3929萬元。2015年實現凈利潤收入634.41萬元,錄得業績扭虧,但其中包括此次被認為是虛增凈利潤的500萬元。
郁悶的皇臺酒業:如何一步步淪落到今天?
業績增長乏力,出現多年連續虧損的情況,皇臺酒業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窘境的呢?
主業不振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皇臺酒業在白酒行業發展過去的十年中,未能抓住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同時在行業深度調整之下,企業的白酒業務受到了沖擊之下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競爭對手金徽酒在甘肅市場發力,以及漢武御、古河州等區域品牌在中低端的拓展,同時一線品牌中高端產品在甘肅市場的發力,勢必蠶食皇臺酒業從低端到中高端的市場。
實際上,皇臺酒業也曾推行過“回歸與振興”白酒主業的經營戰略,如恢復白酒的生產產能,加強質量管理,引入外部營銷咨詢機構對市場結構、客戶結構、產品結構進行全面規劃,啟動蘭州以及浙江、廣東等外部市場,針對性投放西北冰川概念產品。2013年皇臺酒業還曾與大商廣東粵強酒業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品經銷合同,但合同執行結束的2014年,粵強就跌出了皇臺酒業前5大客戶名單,還曾引發了證監會的詢問。在葡萄酒方面,皇臺酒業雖然進入葡萄酒領域較早,但由于進口葡萄酒行業的沖擊,其葡萄酒業務也并未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業績增長。
雖然皇臺酒業推出了種種調整舉措,但由于已經錯失了行業發展良機,伴隨著區域競爭對手的發力以及一線企業、進口葡萄酒的沖擊,以及自身銷售策略問題,都未能帶來公司理想的業績。
主業不振之外是皇臺酒業曾寄希望于“外力”:賣殼、重組,歷經“折騰”,但結果都不如人意。2011年8月,皇臺酒業曾計劃非公開發行收購承德避暑山莊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51%-100%的股權,其后因未達成協議而終止。2014年,皇臺酒業曾被傳出被另一家白酒企業瀏陽河酒業借殼。彼時,皇臺酒業發布公告稱,皇臺酒業以現金方式向瀏陽河增資7500萬元至2億元,增資后公司的股權比例增至15.38%。但僅僅公告不到3個月之后,這次“借殼”被宣布終止。
此外,皇臺酒業也一直致力于引入資方,但一直未能取得實際效果。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2月,皇臺酒業原控股股東鼎泰亨通與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豐投資)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厚豐投資受讓19.6%的股權(3477萬股)成為皇臺酒業新的控股股東。2015年,皇臺酒業又與信息披露義務人等十名特定投資者簽訂了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認購協議》,皇臺酒業向新疆國鴻志翔等十名特定投資者發行合計不超過2875.7萬股,十名認購人全部以現金進行認購。這一定增雖然遭受了一名董事的反對,但最終于11月以72.86%的贊成票通過,經非公開發行后,新疆國鴻志翔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張國璽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在主業、外力的不振之下,皇臺酒業還寄希望于業務轉型。2014年,皇臺酒業曾計劃以定增的方式籌集資金進行投資保健品行業轉型,但未能通過股東大會審議,宣告結束。2015年皇臺酒業又公告稱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在北京投資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主營“負責資產管理、創業投資等業務”,但據媒體報道,這一公司一直未能開展業務。
到2016年,皇臺酒業再次發布公告稱,擬采用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北京飛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標的資產的主營業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等,但最終于3月份宣布終止。
即使是皇臺酒業轉型的番茄產業也并不被業內看好,分析人士指出,番茄產業主要在新疆、甘肅,整個行業處于非高速增長、低價競爭、無序競爭時期,且該產業中的龍頭公司產值并不高,因此皇臺酒業進入這一領域并沒有多少優勢,同時更要面臨在人才、管理、市場等方面的考驗。
正是在不斷的折騰中,皇臺酒業希望“保殼”,但公司一直沒有拿出妥善的解決企業核心主業增長的方案,反而更多的希望借助外力,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皇臺酒業會被退市嗎?
今天,同樣來自甘肅的金徽酒業則與皇臺酒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00年就登陸資本市場的皇臺酒業在主業上一直未有建樹,而金徽酒業已經成為了西北王,正在深化西北市場的滲透以及全國化。
金徽酒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4億元,同比增長15.89%,凈利潤達到1.14億元。而同期,皇臺酒業同期僅實現營收6310.86萬元,凈利潤-1877.37萬元,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臺酒業的市場狀態。加上健康產業投資案被否,涉及多起民事訴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重組接連失敗,轉型之路困難重重……皇臺酒業未來一段時間或許很難再有“料”吸引資本市場側目。
對此,正一堂戰略咨詢公司董事長楊光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指出,皇臺酒業構成較為復雜,使其忽視了自身的發展,導致業績一度受挫,F在優質企業尋求上市有多種途徑,殼資源的價值降低,皇臺酒業僅靠重組或賣殼逃避危機并不實際,只有腳踏實地做市場發展業績才是正途。
但重振主業是需要時間的,“保殼”無疑是當前皇臺酒業目前最大的壓力,但前路漫漫。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從內部看,皇臺酒業股權更迭頻繁,股東之間互相拆臺,人才流失嚴重;從外部來看,酒業調整期,二三線酒企競爭極為激烈,皇臺的市場份額受到擠壓;在政府關系層面上,皇臺也得不到政府有效支持,這都增加了其摘帽難度,不排除有退市風險。
從目前來看,資本市場留給皇臺酒業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從皇臺酒業自身來講,受虛增500萬元營業收入影響,皇臺酒業2015年凈利潤減至134.41萬元。如果再被查出存在類似問題,或將觸及暫停上市的紅線。
另外,皇臺酒業如果被證監會查明涉及違法違規信息披露屬實,同樣將因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公司股票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實行退市風險警示三十個交易日期限屆滿后,公司股票將被停牌,直至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由于公司幾經重組和資本騰挪,皇臺酒業殼價值已經逐步降低。考慮到注冊制的政策背景,除非皇臺酒業能夠實現扭虧,業績飄紅,或是找到一家承擔所有債務的購殼公司進行接盤重組,否則皇臺酒業將難逃退市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