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一次名流宴會說起。
1909年,五糧液傳人鄧子均攜酒參加當地名流宴會,晚清舉人楊惠泉品嘗后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姚子雪曲名字雖雅,但不足以反映韻味,既然此酒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
“五糧液”由此得名,這看似簡單的三個字,蘊含了五糧釀造的工藝特點,流露著五字和諧的文化韻味,濃縮了中國上千年間價值追求。112年來,傳承發展,繼往開來,“五糧液”在接續奮斗中書寫新的精彩。
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基因
五糧液得名雖僅112年,其歷史卻由來已久。唐朝的“重碧酒”、宋期的“姚子雪曲”都是五糧液的前身。詩人杜甫曾寫下“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佳句,北宋文學家黃庭堅更是以“姚子雪曲,杯色爭玉”來盛贊之,從中可以窺見五糧液一以貫之的卓越品質。
天然傳承的優秀歷史文化基因是五糧液卓越品質的基礎。
而優秀的歷史文化基因,在于和諧為美的文化內涵。據《皇帝內經》載,“五谷為養,五國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谷在所有的生命中是養益生命的核心,是“天地人和”的產物。因此,五糧液合五糧為“一”,是天地融合、轉化包容的過程,契合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體現了中國人傳統價值觀下樸素的和美價值追求。
優秀的歷史文化基因,在于多糧固態釀造工藝的傳承發展。匠心釀造,精益求精,根據生產條件變化不斷追求更高的品質是五糧液內在的優秀品質。從多糧釀造的重碧酒到五糧釀造的姚子雪曲,再到更換原料的“陳氏配方”,五糧液固態釀造工藝不斷迭代升級,最終形成了充分考慮不同糧食特點與功效的科學配方,使每一滴五糧液恰到好處地呈現一種復合之美、一種全面之美。
書寫名酒的時代精彩
百年滄海桑田,百年歷史積淀。
112年來,從坊間小酒到聯營酒廠,從地域美酒到行業龍頭,從民族品牌到國際舞臺,五糧液厚植歷史文化底蘊,砥礪奮進蓬勃發展,讓“五糧液”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一直以來,五糧液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以卓越的產品力及文化力構筑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
面對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五糧液持續提升產品品質,打造行業發展品質建設的標桿。在傳承五糧固態釀造工藝的基礎上,五糧液恪守品質發展的準則,根據生產條件及消費者需求變化持續優化現有工藝,逐步構建“從一粒糧食到一滴美酒”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追求極致品質,引領白酒行業品質化發展,成為白酒行業內唯一三度榮獲中國質量權威獎項的企業。由于多年來在質量實踐上的卓越做法,五糧液榮獲亞洲質量最高榮譽的亞洲質量網組織(ANQ)“亞洲質量卓越獎”。
面對雙循環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五糧液堅持文化傳承與弘揚,以文化吸引力構筑經濟發展力,加快中國白酒走出去步伐。它圍繞明代古窖池群、傳統釀造技藝、大國匠心等核心品牌文化優勢,借力中國西湖情五糧液玫瑰婚典、長江文化帶萬里行、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上新了·故宮》《紫禁城》等文化IP,強化品牌建設,踐行“文化強國”戰略。同時,五糧液還深度融入“博鰲亞洲論壇”“進博會”,以及APEC等全球大平臺,講好中國白酒故事,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落地生根。
在精心安排及科學部署下,五糧液高質量發展碩果累累。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提前一年突破千億元。除此之外,多次獲得“國家名酒”稱號,連續多年榮登“全球品牌價值500強”“中國品牌價值100強”等國際權威榜單,首批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五糧液白酒龍頭企業地位不斷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