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至2021年,雙匯,內陸漯河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型肉聯廠,在董事長萬隆的帶領下,與時俱進,激情投入時代滾滾洪流,創新求變,奮力拼搏,走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演繹了中國肉類食品企業披荊斬棘、創新發展的東方傳奇。
雙匯的拼搏進取
雙匯從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型肉聯廠,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在肉制品、生鮮品和生豬養殖三個領域均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分別擁有全球第一的豬肉食品企業,生產基地遍布歐美亞三大洲、十幾個國家。
雙匯打造了涵蓋養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化工包裝、物流配送、連鎖商業等全產業鏈完善的全球業務平臺,具備了高效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雙匯組建了全球主要市場的營銷網絡,銷售市場遍布中國、美國、歐洲等主要豬肉消費國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市場,雙匯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
雙匯培育了眾多倍受青睞的著名品牌。雙匯冷鮮肉、雙匯火腿腸、雙匯王中王等品牌產品在中國家喻戶曉。“誠信立企 德行天下”,“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的內控體系、先進的生產設施、強大的產品研發,確保了產品質量和信譽始終如一。
雙匯建立了科學的產權制度、高效的管控機制、精細的標準化體系,造就了一支富有遠見卓識、經驗豐富、高度敬業、高度專注的全球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
雙匯的發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贊譽。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雙匯“河南省省長質量獎”、農業部等八部委授予雙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質檢總局授予雙匯“質量管理卓越企業”、世界肉類組織授予雙匯“世界肉類大會卓越貢獻單位”。
雙匯董事長萬隆當選為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被中國肉類協會授予“中國肉類行業十大功勛企業家”,被漯河市人民政府授予“漯河市特等功臣”,2013年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全球“食神”,被《美中時報》評為“美中經貿發展領軍人物”,被美國中國總商會授予“國際領袖獎”,業界尊為中國肉類工業的教父。
從河南漯河到國際市場,雙匯一路披荊斬棘、創新求突破,屹立于世界肉類品牌之巔。2021年,雙匯高管團隊重組、自我革新并重新定義了企業的歷史使命:打造世界領先的肉類服務商!
30多年一路走來,雙匯來到了全新的歷史節點,確立了全新的歷史使命!回望來時路,企業唯有不斷創新才是發展壯大的硬道理!
雙匯的創新之路
1984年,全國幾乎所有的縣市都有自己的肉聯廠,雙匯的前身漯河肉聯廠就是這數以百計的企業中普普通通的一家。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企業,漯河肉聯廠由河南省管下放到漯河市管。1984年7月23日,萬隆經民主選舉當選為廠長,肩負著全體職工的重托,在企業處于極度困境的情況下,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改革發展、創新變革的道路。創業之艱難,事業之艱辛,每個雙匯人有目共睹,要披荊斬棘闖出一條活路絕非易事。謀大事者必有大勇氣,成大事者必有大智慧。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萬隆帶領干部職工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打破條條框框,激發內部活力,勇敢的走向市場。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食品消費發生了巨大變化,以火腿腸為代表的肉制品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雙匯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脈動,適時調整經營方向和產品結構,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實現快速發展。1992年,雙匯火腿腸問世,吹響了雙匯肉類產業由生加工向熟加工進軍的號角,標志著雙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的肉制品深加工元年的開啟。
萬隆董事長提出了“高起點、上規模、高速度、高效益”上馬火腿腸的原則,并將產品品牌命名為“雙匯”,寓意“匯集世界高科技、匯集世界新工藝”。這是“雙匯”品牌首次亮相市場,標志著雙匯提煉出了企業發展的品牌價值,真正擁有了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上實現鳳凰涅槃。
隨后,雙匯大力推行產品創新,實施西式產品的引進,中式產品的改造和冷鮮肉的變革。雙匯在肉制品產業發展上,堅持鞏固火腿腸、王中王優勢地位,開發出玉米熱狗腸、臺灣風味烤香腸,香辣香脆腸等一批新產品投放市場,豐富產品群,擺脫同質化競爭,擴大規模,鞏固和發展雙匯肉制品在同行業的領先地位。雙匯在屠宰業發展上實施冷鮮肉變革,走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之路,引領中國肉類行業發展方向,開創中國肉類品牌。
上世紀末,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消費者對肉品的供應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肉類行業小、散、亂、差的狀況亟需改變,產品結構亟需升級。萬隆董事長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率先把“冷鏈生產、冷鏈銷售、冷鏈配送、連鎖經營”的冷鮮肉模式引入國內,改變中國幾千年賣肉沒有品牌的歷史。2000年雙匯第一條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屠宰冷分割生產線投入運營,雙匯冷鮮肉投放市場后,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雙匯冷鮮肉的變革既為企業找到了一個做大屠宰業的發展空間,又為行業轉型和產業升級找到了一條途徑,趟出了一條路子。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大國,市場前景廣闊,美國是世界上肉制品加工最先進的國家,中美兩個國家在資源、技術、市場等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中美兩個大國豬肉加工企業的合作將對世界肉類行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013年6月,雙匯國際(現更名萬洲國際)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達成購并協議,以71億美金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股權和債權,經過史密斯菲爾德股東會和美國反壟斷調查批準后,同年9月26日,購并資產正式交接。這一當時中美歷史上最大的購并案,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全球資本市場刮起了一股雙匯旋風。雙匯從中國最大肉類加工基地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37年輝煌承載了雙匯人的光榮與夢想,見證了雙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偏于一隅到布局全球,昂首闊步走向世界艱難而光明的歷程。這37年,雙匯員工由不足800人發展到12萬人,年銷售收入由不足1000萬元發展到1700多億元,由一個瀕臨倒閉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成為肉類行業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
時代造就了雙匯,雙匯無愧于時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雙匯,用創新精神譜寫了民族品牌的復興之路,朝著百年品牌勇猛邁進!雙匯,始于漯河,終于人民、久于品牌,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