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同比增速雙降。2015年1-9月,公司實現啤酒銷量444.52萬千升,同比下降5.62%,略好于啤酒行業同期5.95%的降幅。其中,燕京主品牌銷量312.68萬千升,“1+3”品牌銷量403.20萬千升;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4.48億元,同比下滑6.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57億元,同比下降6.39%;基本每股收益為0.30元,符合我們的預期。
受天氣、經濟形勢和消費環境等影響,中國啤酒消費持續低迷致公司三季度單季凈利潤下滑明顯。2015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4.10億元,同比下降1.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2.42%,盈利能力承壓加大。我們認為,一方面因公司重點投入的大西南地區競爭激烈,致使盈利持續承壓,難獲增長;二是公司原有基地市場(北京和廣西)也因市場容量相對飽和,導致提升空間有限;三是公司在新進入市場上進展放緩,且福建等市場仍處于恢復中難以貢獻有效利潤。加之消費低迷等大環境因素疊加影響,最終使得公司單季度凈利潤下滑加劇。
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凈利潤率略有下滑
公司今年仍推行“1+3”品牌戰略,持續加大對燕京主品牌的推廣力度,促進品牌集中度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同時,堅定不移地進行產品結構升級,使得鮮啤、易拉罐啤酒等中檔產品獲得較快增長。公司14年在福建市場上惠泉易拉罐啤酒占比已經超過40%,當地的餐飲渠道現也已接受易拉罐形式,未來惠泉還會繼續向易拉罐方向發展。我們預計,若燕京未來通過鮮啤和易拉罐化持續提升中檔酒占比,其產品盈利能力將有望進一步提高。最終,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至41.36%。此外,2015年9月最新數據顯示,海關進口啤麥均價為239.59美元/噸,為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利好成本因素。
公司前三季度銷售凈利率略有下滑。2015年1-9月,燕京的銷售費用率為11.59%(yoy-0.29PCT.);管理費用率為10.49%(yoy+1.17PCT.);財務費用率為0.27%(yoy-0.03PCT.)。最終,公司的銷售凈利率達到8.20%,比去年同期下降0.24個百分點。
靜候啤酒行業拐點
中國啤酒行業目前處在發展的第四階段末期:即產業集中,競爭趨緩,微利生存。而隨著啤酒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過去以“跑馬圈地”來保增長的方式已一去不復返,行業亟待盈利能力拐點。然而,前五家啤酒企業對峙已久,在市場份額差距未明顯拉開之前,誰也不敢貿然提價或是降低費用投入。因此,此番全球兩大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和SAB米勒的合并,我們預計,將會有效刺激我國啤酒市場的整合,加速國內凈利率的拐點出現,進入新格局下的上升通道中。未來行業將會在集中度提升中出現分化,產品差異化創新和有效的市場管理將使得部分企業率先進入利潤率上升通道。
此外,行業內主流企業對啤酒行業的長期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認為隨著農村消費結構升級,未來還會有增量的空間。目前來看,噸酒收入逐步上漲的趨勢很明顯,暫時因受天氣、消費(經濟)環境等的影響,不改長期趨勢向上。我們認為,接下來中國啤酒行業的下滑形勢將會有所放緩,啤酒行業格局正處在關鍵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