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8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39.2萬千升,同比下降3.9%。產量的持續下降,折射出葡萄酒行業正處于一個較弱的周期,還未完全從調整期走出來,企業更多在調整發展方向、完善和改良生產方式。
數據顯示,2018年中旬以來進口酒數量為38.54萬千升,同比增長9.3%;而國產酒產量為34.1萬升,同比下降1.4%。雖然進口酒的增速相比以前沒有那么迅猛,但是進口酒在國內所占市場份額已經超過國產酒。根據國內幾大電商平臺搜索數據顯示,法國、澳大利亞、智利、意大利等葡萄酒來源國的搜索量依舊占據排行前幾位,但是前幾位來源國的搜索量相比過去有所下降,這表明消費者的選擇正在趨向多元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國內葡萄酒行業穩步向前
雖然當下整個葡萄酒行業還未走出調整期,行業活力還沒有達到頂峰,但是從行業發展數據來看,國內幾家主要企業的營業收入等數據還是整體向好,在逆勢中也算是增加了一抹亮點。2018年中期以后,14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營收達43.5億元,2017年同期為41.6億元,同比增長4.77%。
從增長情況看,除莫高股份、樓蘭酒莊、芳香莊園和原歌酒莊銷售額下滑外,其余10家均保持增長態勢,消費者對于國內葡萄酒品牌的選擇正在趨向多元化;張裕在葡萄酒行業的龍頭地位顯著,占14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總銷售額的64.90%。
從葡萄酒業務來看,主打有機葡萄酒的威龍以4.05億元的銷售額躍升為第二名,銷售額和利潤都有增長,占14家上市公司總銷售額的10%左右;中葡股份以2.2億元的銷售額排名第三。
具體來看,2018年中期以來張裕公司營收為28.28億元,同比增長2.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同期略有減少,為6.35億元,整體而言張裕葡萄酒板塊保持增長,國外收購酒莊增長迅猛。
由于受經濟環境和消費信心的影響,整個葡萄酒行業處于一個較弱周期。雖然中國市場的葡萄酒整體消費處于一個上升態勢,但是由于行業門檻較低,葡萄酒進口商參差不齊,整個行業處于調整期尾期,很多生產商和進口商都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狀態。市場選擇的增加,消費者也不再像過去集中于哪幾個品牌。
反觀張裕數據,僅半年其銷售額達到28.28億元,其中張裕在海外收購酒莊銷售額業績增長迅速,張裕全球化戰略的執行已經漸入佳境。另外一個亮點是,張裕的現金流猛增31.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大幅度增長,說明公司銷售回款良好,收入和盈利質量都很高,也間接說明下游經銷商對銷售張裕產品很有信心,對張裕未來市場發展有較好預期。同時,張裕推行的大單品戰略也逐漸被市場所接受。雖然從2018年現有數據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但是數據的背后,卻是換帥之后嶄新的張裕,同時也是升級關鍵期的張裕。對于張裕和經銷商而言,正面向全新的未來,穩健發展。
威龍股份在2018年中也有長足發展,其上半年收入為4.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1%,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6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2%。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甚至達到307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36%。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在于威龍股份在企業管理方面進一步優化。另一方面則在于有一定利潤空間的產品出現銷量增長。據了解,威龍股份的產品序列中,上半年有機葡萄酒的增速遠高于非有機葡萄酒。而且,威龍開始主推有機葡萄酒大單品,產品上更為聚焦。威龍在2018年上半年確定了主推產品,持續打造戰略產品、重點產品、定制產品,提升新品的推廣進度,堅持威龍有機的品牌定位。
近兩年,通葡股份的業績增長迅猛,進入2018年以來,營業收入5.07億元,同比增加7.4%,其主要因素是九潤源電商公司的“加入”,其葡萄酒營收的占比并不是很高,因此,如果實現葡萄酒業務的增長,還需要繼續挖掘更多自身優勢,加大市場營銷力度。
根據這一系列的數據來看,國內葡萄酒雖然沒有完全走出調整期,但是從市場的反響來看,各大企業所施行的新政策正在逐漸發力取得效益。另外,國內葡萄酒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選擇趨向多元化,大品牌對于消費者選購的影響逐漸減弱。
消費多元化
進口酒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發展迅猛,市場對進口酒的認可以及進口酒存在的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行業亂象,對于國產葡萄酒的沖擊非常大。但是從今年消費者對于進口葡萄酒的關注度來看,雖然進口葡萄酒仍占較大市場份額,但是相比往年有所下降,消費著選擇也在向多元化發展。
根據國內幾大電商平臺數據顯示,智利葡萄酒的搜索量大幅度下滑,從之前排行前列下滑至第五,占比5.2%左右,而在前幾年智利葡萄酒的排行幾乎可以與澳大利亞相媲美。
近些年,國內葡萄酒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認知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于葡萄酒早已不是葡汁加飲料或者把價格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這一心理狀態了,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國內葡萄酒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品質有了更高的需求,由之前對性價比的重視逐步轉移到對于品質的重視上來,便宜已逐漸不再是購買的重要考慮因素。智利葡萄酒向來以性價比高著稱,但是從這一次的數據來看,國內消費者對于其關注度正在下降,一定程度也反映出消費者心態的變化。
占據葡萄酒來源國搜索量之首的仍為法國,占45%左右;其次就是澳大利亞,占11%左右。另外,法國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仍然進口數量位居前列,一新一舊兩個產區在國內消費者心中占有重要比重,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搜索占比一直在提升,進口數量也在一直提升,由此可見,國內消費者對于新世界產區,果香味更加濃郁的葡萄酒的接受度正在逐漸提升,但是法國等舊世界產區的葡萄酒仍然為主流消費。
綜合電商平臺的數據來看,除了澳大利亞在持續增長之外,其余產區的關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也說明,消費者的選擇也在多元化,相比于過去拘泥于某個品牌或者產區,現如今消費者的葡萄酒消費無論是在品種上還是品牌上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消費者的試鮮的心態也日益增長。從另一個方面說,未來葡萄酒產品會更加多元化,而具有自己明顯的特色和風味特點,無疑在消費者心中會加分。
另外,葡萄品種的消費選擇也在呈現多元化趨勢,根據網絡平臺關注度數據分析,赤霞珠依然是最受歡迎的葡萄品種,而美樂則將第二的位置拱手讓給了西拉,這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量的提升所帶來的影響,F如今中國葡萄消費者的口味也在隨著逐漸變化,雖然鐘情于舊世界風味的消費者大有人在,但是,從前8個月的搜索量來講,除了赤霞珠等傳統品種之外的品種的關注度都在上升,因此,當下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口味也更加多元化。
無論是葡萄酒原產地,還是口味的選擇,雖然以法國為首的舊世界產區依然占據第一的位置,但是澳大利亞等新世界產區也在逐漸發力,消費著對于其的認可在逐步升高,也產生了不少的消費群體。同時,消費升級讓消費者選擇多元化趨勢明顯,選擇高品質酒的趨勢也更加明顯。消費者在消費葡萄酒時,自己的主觀意識更加強烈,個性更加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