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繼進口葡萄酒、進口啤酒后,烈酒廠商們也開始對中國市場蠢蠢欲動。10月17日,世界多家烈酒廠商齊聚福州,希望借助中糧集團“之手”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當天,法國亨利穆尼集團 CEO Jean Marc Girardeau、法國美麗莎集團全球副總裁Holmgreen Henriette、蘇格蘭羅曼湖集團首席運營總監Bill White等世界多家烈酒廠商負責人參加了中糧名莊薈舉辦的進口烈酒全明星隊發布會。
這些企業之所以來中國,是因為未來中國市場的烈酒消費潛力巨大。數據顯示,當前全球烈酒市場消費疲軟,平均每年的增速為4.7%,烈酒的年消費量為30億箱。預計到2020年,市場消費量將增加1.2億箱至32億箱,不過增長將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這兩大市場。
確實,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WSR)的研究成果表明,亞太地區烈酒消費量占全球的6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費國。但是從整體市場份額來看,進口烈酒品牌在中國的年銷售額不到全國酒類銷售額的2%,與白酒相比仍然差距很大,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一方面是,進口烈酒市場在我國的消費量還太低,另外一方面是國人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中產階級的增多所帶來的市場,這些會釋放出巨大的潛力。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進口烈酒廠商們開始瞄準中國市場。Holmgreen Henriette就告訴記者:“經過10多年的市場培育,中國烈酒市場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美麗莎集團希望借助中糧集團的資源,迅速打開在中國一線城市的市場。”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朱思旭也表示,現在是進入進口烈酒領域的恰當時機。也正是看到了進口烈酒市場巨大的潛力,中糧名莊薈在今年福州秋季糖酒會開幕前推出了進口烈酒全明星陣容,宣布進入進口烈酒市場。
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總經理李士祎表示,在中國進口烈酒市場中,伏特加、威士忌和白蘭地是消費者比較喜愛的進口烈酒品類。其中,伏特加在進口烈酒中一直是作為明星產品存在,而白蘭地的消費在過去10年中,增長了9倍,威士忌則增長了12倍,因此中糧決定以威士忌、白蘭地和伏特加作為中糧布局進口烈酒市場的核心品類。
但相較于全球烈酒市場,中國進口烈酒市場還不成熟。未來中糧怎樣才能成功打開中國進口烈酒的銷售渠道?并吸引消費者購買?對此,李士祎表示,中糧將采用五大商業模式,也就是1000個名莊薈連鎖商業模式、全國營銷模式、品牌合伙人模式、名品酒商模式和優質工程模式,通過深化三大競爭優勢將品類、品牌與經銷商一起培育成長,共同建立持續滲透的渠道,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而為了擴大進口烈酒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李士祎決定打造“三個一工程”,將每個核心品類都打造一個明星品類、一款銷售明星、一個特色系列,從而充分發揮明星產品的力量。如白蘭地,打造一個明星品類為干邑,一個明星產品為Karlton,一個特色單品為雅文邑。中糧名莊薈希望通過努力2019年能成為中國首席進口烈酒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