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白酒高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無論是從各大上市酒企的半年報業績分析來看,還是從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旺季,線上線下銷售情況來看,高端白酒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利潤。這是白酒高端化的主要原因。
當然,還有消費者的需求轉變,比如:消費能力水平的上升、審美能力的提高與轉變、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等以及企業處于自身情況的考慮,比如:完善產品價格體系、面向全國化戰略的要求、同水平企業之間的競爭等等都是白酒高端化的原因。
而在今年10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其中,第三大項改革措施為“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并穩步下劃地方”。這項改革措施一出,隨即在市場出現不小反響,傳出了“白酒行業月底面臨加征消費稅。”的消息,次日,引起白酒資本市場三巨頭的“茅五洋”大跌,白酒股全線下跌。
但事實上,在《推進方案》中并未提高關于“白酒”的任何字樣,而是將先對高檔手表、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條件成熟的品目實施改革,再結合消費稅立法對其他具備條件的品目實施改革試點。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不過消費稅推出將是大勢所趨,十月底人大常委會或是重要的時間窗口。其中,白酒、煙草、高端珠寶、手表等類奢侈品消費有可能是優先試點的對象。
那么,消費稅的推出到底會對白酒市場發展產生何種影響呢?
《推行方案》中的第三項改革措施是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并穩步下劃地方。按照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征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后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簡而言之,就是將消費稅的征收從生產環節轉為銷售環節,這一環節或將由于稅基從出廠價變為零售價而導致稅收增長。
不少證券機構認為,白酒征收消費稅對于高端白酒股影響較小,因為高端酒的提價能力很強,完全可以把這個稅負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比如貴州茅臺(1179.090, 4.49, 0.38%),一瓶普通飛天茅臺的出廠價是969元,廠家建議零售價是1499元,最終的終端零售價目前在2000元以上,這里面可以調節的空間很大。
有投資者發表看法,認為消費稅的改變會使酒企之間競爭更加激烈,強化了白酒市場優勝劣汰的淘汰進度。而稅基的承擔不可能是終端或商家乙方承擔,在強勢的品牌下商家會承擔一部分,但比例不會高,劣勢一些品牌酒企承擔的比例可能更多。
對于企業端的影響,有人認為:這就要看公司的產品是否能夠轉嫁稅收帶來的成本上漲,有的可以通過價格的調整(漲價轉移給消費者),有的可以通過企業策略的改變,降低被征稅的影響,像茅臺這樣的企業由于目前它的產品至少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適當的漲價不超過個人或者企業的承受范圍時并不會有特別的影響,反而可能會刺激短期的囤貨需求,至于企業較弱的高端酒產品則會受較大的影響,總體來說對酒業還是負面影響。
也有人提出建議:“如果要對白酒實施《推行方案》的話,應該對不同白酒進行劃分,比如對高端白酒、非高端白酒實施不同程度的政策。畢竟從消費稅的征稅初衷來看,消費稅類似于奢侈稅,而白酒夠的上奢侈品的大概就是“茅五瀘”了,假如不分檔一律統一實施的話,占產量絕大多數的中低端白酒日子肯定不好過,也違背消費稅的征稅初衷。因此“一鍋燴”的方式,對強勢的茅臺來說影響不大,可以轉移到渠道和終端,對五糧液(132.670,1.42, 1.08%)、瀘州老窖(88.130, 0.46, 0.52%)來說就不是好事。”
你認為消費稅的發布如果涉及到白酒行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