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行業“風向標”、酒類行業“晴雨表”、被譽為“天下第一會”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走過60周年之際,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辦公室主任古平接受了《華夏酒報》記者的獨家采訪。古平談道,60年來,全國糖酒會經歷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我國國民經濟尤其是食品行業的變化。
走過60年,全國糖酒會的展會規模已經越來越大,參展企業和產品越來越多,展會的平臺功能越來越豐富和完善,展會越來越開放,市場化特點更加突出,展會越來越規范,國際化色彩更加濃重等。
古平透露,當前展會常規年度展覽面積已達25萬平米,年度參展企業大約6000家,產品數萬種,目前可完全實現產銷對接、信息傳播、品牌宣傳、營銷體系構建、投融資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媒體采購等功能,展會的政府行為逐漸退化,市場配置資源的特點愈加凸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協同能力更強,海外產品越來越多。
六十年一個甲子。一路伴隨國家食品和副食品發展的全國糖酒會,現已經成為全行業的共同財富。通過這個平臺,無數的企業從小變大,從弱變強。這也倒逼著全國糖酒會革故鼎新,向更高的目標挺進。
2011年的全國春交會上,全國糖酒會辦公室正式提出“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奮斗目標,這成為糖酒會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事件,也為糖酒會帶來了更多實質性的變化。
比如說,展會的承辦單位變成中糖新世紀國際會展公司,使得展會的組織體系、承辦經驗有了傳承、積淀的可能,為糖酒會更加規范化的發展奠定了組織保障的基礎;吸收專業展覽人才加入,逐年提高對外的專業協作水平,讓專業的團隊干專業的事情;強化海外展團的組展招商,與相關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及其駐華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提升糖酒會國際化水平。
其中,糖酒會的國際化進程飛快發展有目共睹,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政府、行業協會、商業代表參加展會。
在古平看來,糖酒會的“國際化”,他們更看重國際一流展會的辦展理念、管理水平、經營模式和服務標準。只有在這些方面努力向國際一流展會學習,糖酒會的國際化才是可持續的。他們希望,國際化的過程,就是糖酒行業不斷成長的過程,也是展商和采購商享受糖酒會高水平服務的過程。
古平強調,糖酒會是一個交流、學習平臺,也是一個交際、交友的平臺。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是“互聯網”所取代不了的。同行是冤家,是競爭對手,也是企業對標、學習的對象。通過參加展會,發現行業趨勢,洞察市場先機,這本身需要智慧,需要素質。同時,這些智慧和素質也是通過參加展會學習、鍛煉、沉淀下來的。每屆糖酒會,總是有些企業非常出彩,總是有些企業能夠實現超出預期的招商效果。
隨著國內經濟增長從高速放緩到中高速,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升級,增長的主要驅動要素轉向創新和消費,風險防控意識進一步增強,加之食品和酒類行業是重要的消費品行業,產品的創新和升級換代尤為典型,古平認為,糖酒會必須順應中國經濟和行業的這種調整,走過六十年這一重大階段后,自身也要轉入“新常態”。
所謂糖酒會的“新常態”,在他看來,需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建設,準確掌握客戶需求;挖掘糖酒會品牌內涵,加大糖酒會品牌營銷力度;進一步提升專業化水平,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精細化、多元化服務體系,逐步開展針對重要采購商的定向服務;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用新技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術武裝糖酒會,對現有的信息系統進行整合,提高技術含量和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務于參展參會客商;探索展店聯動、糖酒會與食品購物節、糖酒會B2B商業模式與城市賣場B2C消費模式合作共贏的途徑和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