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臨近,白酒市場進入了傳統銷售旺季。多家券商機構發布研報表示,雙節白酒市場需求較為平穩,有望上演旺季行情。同時,高端和次高端酒企回款良好,部分酒企有望在雙節旺季完成全年回款任務。
逢節必漲已成白酒行業的定律。往年距離中秋半個多月時,白酒漲價消息就此起彼伏,而今年白酒市場情況則較為冷清,目前漲價消息暫未傳出。
對于今年中秋白酒為何不漲價,業界普遍認為,或許與不久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約談有一定的關系。據了解,8月20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召開了《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對白酒價格把控。
事實上,對白酒價格的把控一直是行業的重大監管議題。早在2011年、2017年,國家發改委價監局就曾先后召開兩次白酒價格座談會,傳遞“行業協會及白酒骨干企業要起到維護白酒市場價格的作用,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的會議精神。
此外,2020年12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明確提出“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市場價格監管,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重點商品的巡查力度;指導生產企業按照正常投放頻次和數量均衡釋放庫存,落實管理經銷商主體責任”。
“白酒行業作為民生類產品,只有加強引導、嚴格把控價格,引領白酒價值回歸,才能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業界表示,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座談會主要針對每年“雙節”旺季前白酒行業的價格管理,以防止白酒企業過快過高的價格增長擾亂市場。因此,白酒企業要把之前的漲價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保持價格剛性,為發展蓄足動力。
市場消化此前白酒的價格上漲,這是臨近中秋白酒不漲價的另一大關鍵原因。2020年以來,白酒漲價潮勢頭較猛,不僅高端和超高端白酒處于價格高位,次高端白酒也經歷了一波價格上漲,承接了大眾消費結構的升級。公開報道顯示,僅上半年,瀘州老窖、酒鬼酒、今世緣、水井坊等多家白酒企業先后對旗下產品進行了調價。
“往年白酒多在旺季漲價,淡季消化旺季的價格上漲,而今年在消費淡季的三四五月份,白酒價格一直維持上漲勢頭。由于一二線名酒的主流產品本身就已處在價格高位,因此‘穩價穩市’成為今年中秋各大酒企的主旋律。”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渠道調研反饋,次高端400-500元及600-800價位帶在汾酒青花系列、舍得系列等培育以及醬酒烘托等帶動下順利承接市場價格升級、市場培育已現效果,主要產品放量明顯,價位帶擴容全年有望維持在30%以上。
其中,汾酒在7-8月份高基數下,回款仍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在30%左右,大部分省外區域已完成全年銷售目標;舍得酒業則在中秋旺季前加大了市場推廣,渠道利潤和費用優于去年,備貨比較積極,品味舍得和智慧舍得批價在330-350元和450-460元之間。
高端白酒需求依舊穩健。茅臺上半年批價持續上升,近期政策消極影響批價略有下滑。目前,茅臺酒整箱批價3850元,散瓶茅臺酒批價3020元,庫存在半個月內;五糧液批價維持在990元-1010元,庫存在一個月內;國窖1573的批價則維持在910元-930元,庫存20-30天。
白酒經銷商也表示,五糧液、老窖1573受益于之前的控貨,批價均穩步上行,目前已經進入中秋備貨階段。茅臺9月配額陸續發貨,批價短期下行系銷售政策影響,全市場投放量增加。中信證券認為,展望下半年,白酒行業持續景氣,中秋旺季名酒動銷表現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結束的中報披露季,19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表現良好。除皇臺酒業外,其它白酒上市公司均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尤其是酒鬼酒、舍得酒業、水井坊漲幅最大,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均超過三位數。
從規模上來看,今年上半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破百億的共有4家,分別是茅臺、五糧液、洋河以及汾酒。其中,汾酒的營收及凈利潤增速位居四大酒企首位。此外,瀘州老窖上半年距離百億營收也一步之遙,其實現營收為93.17億。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半年一線白酒業績以穩為主,部分次高端白酒業績實現較快增長,結構升級趨勢下利潤彈性顯著。下半年中高端白酒的增長態勢依然明顯,特別是一線白酒以及全國性的區域強勢酒企增長勢能和增長空間非常樂觀。不過,下半年隨著基數紅利消除,白酒行業增速預計將良性回落,但全年依然維持較快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