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半年報中,不少行業人士都關注到了同一個點——次高端增長兇猛;而大部分以次高端為主銷產品的酒企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即50億俱樂部成員或準成員。
所以,次高端兇猛的背后其實還藏著另一層信息,50億俱樂部正在大擴容。
目光轉向非上市酒企,近年來醬酒大熱,因此二三線醬酒企業也成為了50億俱樂部新晉成員的熱門選手。
綜合來看不難發現,50億俱樂部的時代來了。
01、“50億俱樂部”大擴容
以年度營收在40億至60億作為50億俱樂部的入選標準,就上市白酒企業而言,2018年時的成員僅口子窖(42.69億元),2019年為今世緣(48.70億元)、口子窖(46.72億元)、老白干酒(40.30億元),2020年為今世緣(51.19億元)、口子窖(40.11億元)。
而如果簡單地以所有酒企2021上半年營收的兩倍,作為其年度營收的假定值,那么入選甚至可能跨越50億俱樂部的將有今世緣(38.51億元)、舍得酒業(23.91億元)、口子窖(22.43億元)、迎駕貢酒(20.86億元)等四家。
而在非上市公司當中,由于近兩年醬酒品類的火熱,一批醬酒企業實現快速增長、迅速跨越甚至超過50億大關。
據招股書報表顯示,國臺酒業2019年實現營收18.88億元,而從今年的市場情況來看,其今年營收突破50億元已無懸念;
珍酒公布2020年的銷售收入近20億元,并提出2021年銷售目標是增長80%,也就是實現銷售收入約36億元。而在今年一季度珍酒便達成銷售額15億元,更有經銷商透露,珍酒在上半年銷售收入增長3倍,因此推測其全年銷售額或跨入50億俱樂部;
在今年5月的雙品牌定位升級暨紀年酒第二代上市發布會上,金沙酒業宣布今年1-5月銷售收入已經達到了20億元,預計今年會突破50億;
有報道稱釣魚臺酒2020年銷售收入突破20億元,微酒記者從相關人士了解到,釣魚臺酒業今年上半年銷售接近去年全年,由此推測今年全年或可沖擊“50億俱樂部”。
另外,在區域酒企中,有行業人士推測“江西王”四特酒規模為40億元左右;湖北白云邊酒業2021上半年上交稅金7.82億元,有經銷商表示其今年的銷售額有可能達到60億元。
由此不難看出,在醬酒勢力和名酒勢力這兩股主要力量的推動下,行業“50億俱樂部”正在迅速擴容。
02、擴容背后的“三股”力量
根據以上大致估計,今年的50億俱樂部成員大約十名,而這些成員的“來頭”卻不盡相同。
首先是走向全國化的川酒,比如舍得酒業。
據2021半年報顯示,舍得酒業上半年大力貫徹老酒戰略、雙品牌戰略,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勢能;并將全國市場劃分為“重點市場、發展市場、潛力市場三類,聚焦資源打造了一批重點市場;同時,在經銷商的質量與數量上都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水井坊也是這一類型中的潛力股。水井坊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8.37億元,以該數據的兩倍進行測算,距離跨入50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而就在8月,水井坊正式宣布成立高端白酒銷售公司,以品牌專營公司的模式在高端化方面打造新的增長極,下半年的表現值得期待。
再者是深耕本地的區域龍頭們,今世緣、口子窖、迎駕貢酒、白云邊、四特酒等。
這一類型的成員中,大部分在幾年前就已經進入50億俱樂部,但去年業績受疫情影響有所震蕩,今年上半年實現恢復甚至取得增長。在微酒記者看來,這個類型成員最主要的增長動力就是對產品結構的有效提升。
今世緣在2021半年報中表示,V系攻堅成效明顯、開系提升穩健有力、加快結構升級;迎駕貢酒提到,洞藏產品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穩步提升系列產品價格,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從市場獲悉,白云邊承接了湖北白酒消費升級的紅利,對產品實現了明顯升級,因此實現了銷售額的提升。
最后是以品類為競爭動力的醬酒企業們,國臺酒業、金沙酒業等。
在貴州茅臺的帶領下,醬酒品類出現了整體性繁榮,尤其是與貴州茅臺同處赤水河流域產區的醬酒企業更是受到資本市場及渠道青睞。而這幾家企業本身又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與企業根基,因此成為了醬酒熱潮的最大受益者。
“抓住品類熱潮只是第一步,如何在熱潮中真正打造出品牌價值高于品類價值的醬酒品牌,是這幾家酒企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品類可能只熱一時,而成功打造出高價值品牌才能無懼熱潮漲退。”有行業人士提醒道。
03、如何打通斷層的100億通道?
進入50億俱樂部之后,下一步理所應當是向100億進發。
從上市公司2020年報數據來看,在今世緣51.19億元的營收之上便是牛欄山的101.85億元,50億到100億之間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即使放眼全國酒企,這樣的情況依然存在。
那么,50億俱樂部成員要想進入100億俱樂部,需要達成哪些方面的目標?
有行業人士提出,縱觀百億酒企,都有幾個方面的重要特質,而這正是50億俱樂部成員需要補足的方向。
一是在次高端及以上站得住的品牌與產品。
依靠量成就百億,在白酒企業里牛欄山算得上的是獨一份,而絕大部分企業要走的是價的路線。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便是劍南春,其2019財年是水晶劍單品銷售總額便突破120億元。無論是從消費趨勢還是企業后續發展動能來講,站穩次高端及以上價位段都是百億企業的必然路徑。
二是可承接消費升級的產品線。
歷史告訴我們,混亂的產品線規劃會不斷透支品牌力從而影響長遠發展,因此清晰的產品線是酒企從50億到100億的質量保障,否則即使沖上去也有降下來的危險。
就以古井貢酒為例,其從2018年開始深度聚焦次高端產品,推出古20、升級古16與古26,對次高端及高端進行清晰、完備的產品線布局。2019年時,古井貢酒以104.17億元的營收首度進入百億陣營并穩定發展。
三是強大的品牌力或者深入的消費者培育。
白酒行業里,要說完全依靠品牌力而不用培育消費者的,那只有貴州茅臺的主品牌,“對于絕大部分企業而言,消費者依然要靠培育,或是從不喝培育到喝,或是從喝其他品牌培育成喝自己品牌,這一方面是考驗企業對于C端的掌控力,另一方面也是看企業自身的戰略定力,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比如國窖1573,從2015年到2020年的持續增長使其成功邁入百億大單品行列,一是由于其形式多樣并常年堅持的品牌打造,二是由于久泰模式激發了市場活力。有行業人士表示,“久泰模式的發展,就是瀘州老窖對核心終端一步步加強掌控的過程,而核心終端正是培育消費者的主要端口。”
四是拓展省外并形成上體量的模塊化市場。
要想在單一市場做到百億規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市場體量本來就小,而體量大的市場則競爭大,就像河南,大家都想來分一杯羹”。所以,出省成為了通向百億的必然選擇。
而出省僅僅是基礎,還需要在省外形成大體量的模塊化市場,“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除掉去不了的、體量小的也就二十多個,而要達成百億,需要10個10億級市場。所以浮于表面的出省可能帶來一時銷量,只有扎根并深入才能把市場做實,也才能把體量真正做起來。”
洋河股份在2014年提出“新江蘇市場”戰略便是這個原因,意在聚焦魯豫皖鄂浙滬京為代表的重點市場,通過對區域市場的快速下沉實現匯量。
通向100億的路徑就在眼前,誰能率先打破斷層現狀、成為新晉百億俱樂部成員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原標題:“50億俱樂部”大擴容,誰能打通斷層的100億通道? | 微酒讀報系列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