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法國香檳區一年一度的葡萄采收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有關香檳的關注度也有增無減。
近日,Decanter Premium刊發文章稱,法國酒農香檳的生存正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威脅:全球不景氣的經濟,糟糕的收成,大酒莊的競爭甚至法國的稅收政策都在迫使酒農們直接出售所有的葡萄,有的酒農搖身一變成為中間商,有的酒農則干脆賣掉了自己的全部家當。
那么,香檳上游生產端的這些變化會給香檳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未來香檳產業又將形成什么樣的格局?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不同的組織形式形成了多樣化的香檳產品
在法國香檳區,有一部分香檳從葡萄種植、釀造到銷售都由酒農自己負責,這類香檳被稱為酒農香檳,在酒標上會標注RM/Récoltant Manipulant,近年來一些頂級的酒農香檳在很多專業人士中間受到熱捧,并且售價極高,占據了香檳的金字塔頂端。另外,在香檳產區還有一部分香檳是由一些酒農組成合作社出產的產品。當然,還有更多的是酒商香檳。酒商香檳在酒標上會顯示NM/Négociant Manipulant,可以采購第三方葡萄,葡萄汁和葡萄酒在自己的酒窖中進行后續的釀造。許多大香檳品牌都是用這種生產方式。
對于法國香檳區部分酒農香檳“轉變身份”的現象,法國香檳酒協會中國代表王蔚表示:“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復雜。”她同時表示:“酒農香檳與酒商香檳的屬性并非評判香檳好壞的標準,酒農與酒商之間的界限也并非想象中那么明顯,因為身份并不與品質掛鉤。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變化,是酒農出于經營需要作出的選擇。”
2、香檳是品牌的世界,品牌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高
不論目前香檳生產端發生著怎樣的變化,不可否認的是,香檳是一個品牌集中度非常高的產業。而酒農們“轉變身份”成為中間商或者將葡萄賣給中間商,或許會進一步加劇這種集中趨勢。
德國漢凱起泡酒集團中國區代表顧育平表示:“香檳是品牌的世界,香檳的絕大部分銷量都集中在有限的二三十個品牌。這些品牌的生產基礎是要有大量的原料,他們會大量吸收葡萄或者原酒,進行調配。目前幾個大的香檳品牌都隸屬于一些奢侈品集團,只要需求上升,他們就有實力出更高的價格收購原料。”
據Decanter報道,香檳有著全球最高的葡萄售價,均價為每公斤6.2歐元,這比15年前上漲了60%。在2017年,香檳最大的玩家LVMH(擁有酩悅,唐培里儂,凱歌,Mercier,汝納特Ruinart和庫克香檳)將葡萄收購價提高了6到7個百分點,抬高了整個產區的門檻。
對于法國酒農香檳遭遇生存難題,上?ㄙ悮W貿易公司總經理黃陽東表示:“酒農香檳不會消失,可能數量還會進一步萎縮,但是萎縮的首先會是產品比較沒有特色的部分,這也是香檳進一步品牌化的表現之一。酒農香檳,要么被淘汰,要么‘浴火重生’,成為一瓶難求的精品。”
3、香檳在中國:高速增長,搶占高端酒份額
據法國香檳酒協會提供的數據,2000年到2017年,中國進口法國香檳的數量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2017年香檳酒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進口量及進口額更是呈現大幅提升,較之上年分別有51.9%和76.7%的增長,這一增長幅度在香檳酒全球前30個出口國家及地區內都是首屈一指,穩居第一。
2017年,總共有162個香檳品牌被進口商們引進中國市場,其中包含83家酒莊品牌、69家果農品牌以及10家合作社品牌,總體比2016年增加了13個品牌。
顧育平表示:“香檳酒以其年輕、時髦、高端的形象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未來它將會搶占法國名莊酒、頂級威士忌以及茅臺等名酒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