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燕京啤酒公布半年報顯示,在整個啤酒行業景氣度下滑的情況下,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2.78%,公司中高檔啤酒增長18.27%。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第二季度獲得兩家QFII機構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ktiengesellschaft)大舉增持3245.21萬股。
統計發現,上述兩家境外機構增持燕京啤酒耗資共計約3.24億元左右。利潤提升受宏觀經濟、消費環境和天氣因素的影響,2015年上半年中國啤酒行業整體下滑,啤酒消費受到一定影響。雖然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但燕京啤酒的業績仍在增長。有市場人士指出,隨著國內居民收入和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未來高端啤酒市場消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數據顯示,高檔啤酒消費量未來5年內將逐漸增長,國內啤酒價格將有17%的增長空間,其中,高檔酒在市場占比將達20%。燕京啤酒根據市場變化動向,在產能不斷擴充的同時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出以普通酒為基礎,以中檔酒為主突破口,以高檔酒提升品牌價值的調整思路。
在2014年,通過新建或擴建純生、易拉罐等中高檔啤酒生產線,燕京啤酒在全國加大在鮮啤、聽裝啤酒領域的推廣力度,燕京原漿白啤已在北京市場全面鋪貨,公司燕京品牌在中高端市場地位得以提升,中高端產品銷量增長達30%提上,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收入。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實現啤酒銷量296萬千升,其中燕京主品牌銷量211萬千升,“1+3”品牌銷量達274萬千升,同比增長0.8%。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38億元,實現利潤8.29億元,同比增長2.13%,實現凈利潤5.98億元,同比增長2.8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12.78%。有券商人士指出,中高端產品增長18.27%,意味著在未來的經濟新常態下,燕京啤酒在新的消費群體中占據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優勢,而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說明公司主要產品的盈利能力在大幅增加,公司調結構效果開始顯現。
此外,凈利潤的提升,與公司繼續重點發展中高檔產品有著密切關系。燕京啤酒表示,公司鮮啤、純生等中高檔產品占比持續上升,上半年,公司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有針對性的開發新產品,不斷完善產品架構,公司中高檔啤酒增長18.27%。
此外,公司凈利潤的增加也與毛利率增加有著密切關系。數據顯示,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啤酒上半年毛利率為47.19%,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2.98個點。國泰君安證券對于燕京啤酒毛利率上升的原因指出,首先是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中高檔銷量同比增18%(同期低檔銷量降 17%),但因部分地區加大促銷,整體噸價降7%至2211元;其次,因包裝物及能源成本下降,啤酒噸成本降12%,助力毛利率提升。國泰君安證券進一步指出,預期下半年燕京啤酒業績仍將受益于成本改善。
外資大舉增持結構調整成效顯現和毛利率的提升,讓燕京啤酒獲得外資的青睞和大舉增持。燕京啤酒半年報顯示,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二季度大舉增持公司股份2564.06萬股,股份增至2829.4萬股,成為公司第五大股東。德意志銀行增持公司股份681.15萬股,股份增至1996.22萬股,為公司第八大股東。兩者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1.71%,超過第三大股東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國中證國有企業改革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持股公司比例1.61%。
統計發現,按照二季度燕京啤酒股票平均每股10元左右計算,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耗資約2.56億元,德意志銀行增持公司股份耗資約0.68億元,兩者合計增持金額為3.24億元左右。有市場人士表示,外資大舉增持A股特別是啤酒類上市公司很少見,從持股情況來看,兩家外資公司在一季度就已經“潛伏”在公司股東名單中,在二季度大幅增持燕京啤酒股份,顯示出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對公司結構調整后續的認可,同時也體現出燕京啤酒的品牌知名度被市場進一步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