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股份公司品牌管理事務部部長陳翀表示:“現在我們大面積的市場在缺貨,這幾年的銷售又是市場的需求又是在非常明顯地,每年都以20%以上的銷售在掙扎。我們的產能不是說想增長就增長,它是一個相對逐步循環緩慢的一個累計過程。”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宋書玉表示:“像我們的名酒一直是不斷的在提升自己的產能,事實上來講,因為它這個(生產)周期非常緩慢,始終是沒有滿足市場的需求,供需矛盾始終存在。真正品質比較高的酒,應該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這么一個份額,像茅臺五糧液可能更低。”
白酒行業回暖明顯 提高品質是關鍵
經過長達五年的深度調整,我國白酒逐漸轉型成功。同時,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二線品牌白酒更加青睞。具有品牌、產品、渠道優勢的企業在此次白酒行業回暖中表現尤為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78家,其中虧損企業113個,企業虧損面為7.16%。1-12月,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125.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0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97.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9.24%;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10.5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92%。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2012年年底一直到2016年的八月份,整個白酒的價格一直在持續走低,部分名酒的價格跌破出廠價,以茅臺,五糧液為例,茅臺2012年市場價,零售價已經接近2000元錢,現在茅臺的市場價,大概在一千四百元左右,52度新品五糧液市場價也從2012年的1200元一度到900多元。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宋書玉表示:“應該說整個白酒經歷了這五年的深度調整期,從去年的八月份以后,有一些名酒,逐漸的有價格回暖的跡象。”
宋書玉繼續介紹:“一線白酒產量僅占白酒總產量的1%左右,作為稀缺資源,一線白酒已經全面復蘇。但優質品率一直是困擾產業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