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奔富(Penfolds)被不少人視為進口葡萄酒的“標桿品牌”,其在中國市場的巨大成功,不僅在消費者心中揚名立萬,也帶動了澳洲葡萄酒的出口量。
然而,近日有奔富經銷商告訴微酒記者:“奔富系列的多款產品均出現了價格下滑的現象。”
與此同時,微酒記者還查閱到,金融研究機構GMT research在8月發布了一份關于富邑集團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過去兩年中,由于使用收購會計方法減記庫存和建立其他負債,TWE(富邑葡萄酒集團)可能將利潤膨脹了高達50%。隨著與現金利潤差距的擴大,經營性現金流顯疲弱。還有跡象表明,應收賬款和庫存都在上升,這意味著可能存在渠道壓貨和延期交易。”
一面是富邑集團亞洲地區2019財年整體“飄紅”的數據,一面是核心品牌在中國市場局勢出現變化的苗頭,奔富究竟怎么了?它還“奔”得動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01、BIN389批發價跌至400左右
微酒記者采訪了多位富邑經銷商,部分人表示:“現在很難做分銷,別人低價賣,我們也只好低價賣,可越這樣,越沒有人買”、“很多貨積累在渠道上,無非是在倉庫搬家,沒有真正到消費者的手上。”
經營奔富多年的經銷商李安(化名)告訴微酒記者:“今年渠道的貨太多,需求量卻明顯下降,多款產品的價格都有所下滑。其中比較典型的是一直較為緊俏的主銷產品BIN389,以前的批發價是550元/瓶,今年一路下滑到了400元左右”。
據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奔富行貨經銷商按正常代理經銷價都很難把酒賣給團購客戶了。因為市場上有些人能通過自己的渠道拿到奔富,通路的混亂已經對終端銷售造成了影響。”
極為熟悉奔富的經銷商劉源(化名)告訴微酒記者:“進口商那邊的價格還在往下滑。因為富邑已經開始新財年的招商工作,本身進口商手上的貨就已經有很多堆積在渠道上,以前的貨還沒有清掉,現在又來了新貨。”
有業內人士表示,價格下滑是市場容量不足與大量壓貨之間所產生的問題。李安認為:“富邑對市場容量沒有正確的預判。2018年,富邑對中國的整體出口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他們把大量的貨壓給了進口商。但實際上,市場容量卻沒有這么大,供大于求,這最終導致了價格的下滑和經銷商拋貨。”
“此外,渠道沖突問題也是原因之一。比如富邑有一些做專賣店的大客戶都是全國性的公司,但他們的客戶不只是都在做專賣店,有的也會做批發,這就造成了渠道之間的沖突,有沖突就會拼價格,而富邑方面是不太會去管控價格的”,李安說道。
02、搭售引發負面連鎖效應
據微酒記者了解,作為上市公司,富邑集團有著業績指標的壓力,而中國現在是其最重要的增量市場之一。為了提升業績,富邑啟用了搭售政策:進口商想做奔富就必須按照一定比例搭售其他產品。這就導致進口商手上堆了許多非奔富的產品,而這些產品缺乏市場基礎,不太好賣,甚至出現了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拋貨的現象。
“進口商手上堆了太多的貨,他們想盡快出貨以轉出現金流,因此致使價格下滑。像其中的洛神山莊,批發價已經跌至三四十元”,劉源說。
一位葡萄酒經銷商表示:“葡萄酒在中國不是大范圍商品,也不是快速消費品。大量壓貨下去之后,渠道沒有那么強的消化分解能力,只能低于成本價來拋貨。同時,經銷商的關注點多在奔富,沒有耐心培養其他品牌,這也是搭售產品被拋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搭售不僅令被搭售的品牌問題重重,對奔富本身也造成了影響。李安表示:“消費者比較排斥搭售的行為,認為被搭售的不是好產品,這就消耗了奔富的品牌力。但如果不搭售的話,為了平衡成本,奔富的價格就會更高,比如BIN407,價格就到了700元左右,而這個價位段,可替代的產品太多了。”
有經銷商甚至直言,現在只能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來形容奔富:一方面,這個產品有市場需求,有消費者認可,經銷商可以用它來引流;但另一方面,大量壓貨和搭售政策又讓人望而卻步。
有業內人士指出,富邑的搭售政策已經持續了三、四年的時間,其所埋下的一系列弊端在近期開始集中爆發。這引發了負面連鎖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惡化了渠道生態。
03、頻繁人事變動加劇竄貨現象
除壓貨和搭售之外,今年以來,富邑集團還出現了多次并不愉快的人事變動,這間接加劇了富邑的市場問題。
2019年1月,富邑集團發布官方聲明:原首席運營官傅博偉(Robert Foye)因“違反TWE的內部政策”被撤職,目前已離職。
2月,富邑集團再發媒體聲明:原亞洲區&全球旅游零售董事總經理狄勝(Peter Dixon)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而離職。7月,外媒傳出富邑集團將狄勝告上法庭的消息,并要求其償還之前頒發的價值130多萬美元的股票。
據媒體報道,狄勝在離職后迅速跳槽到富邑的競爭對手澳大利亞譽嘉酒業(Accolade Wines),擔任該公司的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隨后,狄勝致力于將富邑的員工挖到譽嘉,并且已將富邑中國區的主要銷售員工楊濤挖走,將其任命為譽嘉酒業中國區總經理。
李安告訴微酒記者:“以前狄勝負責管理整個亞洲區,中國是其中的重點區域。那時,富邑對平行貨和水貨都有做管控工作,但現在,接替狄勝的人只負責北亞區域,東南亞歸澳洲在管,每個區域的負責人為了達成自己的業績指標,有意無意的縱容了竄貨的現象。正因為此,今年的產品價格才會如此混亂,以至于難以出貨。”
一位做平行貨的經銷商表示:“我們是直接從澳洲那邊拿貨,也需要搭售,但比例會低一些,所以價格比行貨更優惠。但現在渠道里的貨太多了,我們也不太好賣。”
GMT research也在報告中指出:“有關渠道壓貨的指控以及CEO大量拋售其持有的股權,都給富邑的股票蒙上了陰影”。
據微酒記者了解,目前譽嘉酒業正在侵蝕奔富的經銷商,已有少量的經銷商同時做著奔富和譽嘉的產品。但在劉源看來,在短時間內,譽嘉還不會有太大的作為,“譽嘉這樣做的成效并不是特別明顯,因為它畢竟不是奔富”,劉源如是說。
04、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過程中,奔富所呈現出的幾大問題雖令微酒記者為其捏了一把汗,但在其前景方面,大多數業內人士卻仍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他們大多認為,澳洲葡萄酒已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形成了較好的品牌形象,富邑旗下擁有很多好的品牌,奔富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其實大有可為。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富邑不是傻瓜,他們一定會對中國的市場進行調整,只是需要時間而已。調整到位的話,奔富仍有大幾率能較好的持續發展下去,其未來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