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下跌的“大白馬”已經慢慢變成了一頭“灰犀牛”。7月以來就跌跌不休的洋河股份(002304),至今已經持續跌了一個月時間,而且越跌成交量還越大。8月5日上午,洋河股份再跌2.88%,暫報106.60元,僅上午成交已逼近10億元。
洋河股份的表現還導致了整個白酒板塊走低:酒鬼酒(27.070, -1.11,-3.94%)跌3.97%,古越龍山(8.100, -0.19, -2.29%)跌2.65%,今世緣(26.540, -0.88, -3.21%)跌2.41%,瀘州老窖(77.620, -2.19, -2.74%)跌1.70%。事實上整個白酒板塊近期表現都非常低迷,甚至讓人擔心白酒板塊的“神話”會不會就此終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增速放緩,大本營有隱憂
受終端、高端產品影響,洋河股份2019年上半年業績增長出現放緩,業績增速或低于市場預期。公司目前暫未公布半年報,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4.18%,凈利潤同比增長15.7%。雖然看上去業績仍在增長,但與茅臺、五糧液(117.640, -0.48, -0.41%)、瀘州老窖一季度凈利潤增長全部超過30%相比,洋河股份無疑令人失望。
8月1日,洋河股份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針對于省內外市場的銷售情況、渠道控貨去庫存等事項做出了說明。整體情況看,也很難讓投資者感到滿意。
當投資者問及上半年公司的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銷售情況時,公司表示上半年夢之藍系列銷售符合公司預期,在控貨等情況下仍保持了穩健增長;但是“海之藍、天之藍目前仍處在新老產品過渡階段,增速有所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海之藍、天之藍產品正是洋河股份多年來的主打產品。而在其大本營江蘇省內,洋河股份遭遇了今世緣和省外品牌的激烈競爭。特別是今世緣,利用更高的渠道利潤,搶走了洋河旗下海之藍、天之藍的不少的市場份額。
洋河股份高度依賴江蘇市場,雖然這些年全國化步伐在持續邁進,但目前省內營收仍略高于省外。2018年年報顯示,洋河股份在江蘇省內營收為123.26億元,占營收比重為51.02%;省外部分營收為118.33億元,占營收比重為48.98%。
洋河股份表示,江蘇市場一直以來競爭都比較激烈,尤其近兩年有不少省外品牌在江蘇市場增加招商,加大投入,省內品牌也有不錯的表現,江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在此輪高端白酒大爆發的情況下,洋河股份管理層也坦承,“和茅五相比,我們在品牌力打造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而在回答公司電商銷售情況時,公司表示,既有自營電商平臺也與京東、天貓、蘇寧等合作,既有直營也有電商經銷商,近兩年電商銷售也有不錯表現,但是整體占比不高。
對于近期營銷人事變動,公司表示,屬于正常的人事變動。新聘任營銷公司董事長劉化霜先生原為營銷公司副董事長,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股價持續下跌一個月
今年以來,白酒板塊表現非常強勁,龍頭股五糧液年內漲幅超過130%,古井貢酒(115.800, -3.00, -2.53%)漲逾120%,瀘州老窖接近翻倍,山西汾酒(65.280, -0.42, -0.64%)上漲80%,茅臺上漲逾60%。這些龍頭酒企的股價一次又一次刷新上市以來的新高。
與這些同行如火如荼的表現相比,同樣是龍頭酒企的洋河股份則格外落寞,二級市場表現暗淡,今年以來漲幅非常有限,在7月初見頂后更是連續下跌,至今年內漲幅只剩10%多點。
7月3日,洋河股份見頂138.50元,總市值突破2000億大關。然而僅僅曇花一現,短暫見頂后即踏上熊途,到今天已經整整跌了一個月,市值蒸發了400億,股價也跌到106元附近,已經面臨跌破100元大關的可能。
洋河股份的市場表現和業績有很強相關性,特別是從2018年年報、一季報看業績增速已經放緩;今年半年報暫未批露,但種種跡象表明并不樂觀。同時,江蘇省內作為洋河最依賴的大本營,遇到了市場瓶頸,出現了渠道庫存高企的問題。
不過,從洋河股份長期的邏輯看,目前的估值趨于合理,動態市盈率只有10倍,遠低于其他名酒。同時高端產能是各大名酒中最高的,一旦高端化成功,無疑能夠分享消費升級盛宴。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洋河的年產16萬噸名優酒生產能力、100萬噸的原酒儲存能力,和超過全國十分之一數量的國家級品酒師,構成了洋河堅固的“城墻”。
中金公司也認為,洋河股份預期未來2-3個季度營收增速將適度放緩,但這一調整有利于公司開啟新一輪高質量增長。以銷售公司一把手更換為標志,說明公司開始直面問題本源,著手解決營銷方面的深層次問題,能夠忍受短期業績壓力,以利于更長遠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