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獨家獲悉,陜西西鳳酒營銷有限公司于8月1日下發了一份《關于限期改變濃香型品牌經銷商產品外觀標識的通知》。
通知指出:所有品牌經銷商開發的濃香型產品“西鳳”兩個專用字體不得大于品牌副標題字體,同時在排版上,“西鳳”字樣不得單獨居中,應改為“西鳳”與品牌標題連載一起或者體現在瓶或盒體的頂部或側部。
品牌經銷商根據上述要求,對其開發經銷的西鳳產品進行重新封樣。在重新封樣過程中,僅能改變文字版面,不得改變包裝材料的外觀、材質。品牌副標題應清晰可讀、不得使用中文漢字以外的字體。
經營銷公司八月一日經營辦公會決議,自2016年9月1日起,品牌經銷商提交的濃香型產品生產計劃,須為按照上述要求重新封樣后的產品,不再接受未按照上述要求重新封樣的產品。
西鳳一向以鳳香型為主,濃香型占據怎樣的地位呢?記者從西鳳招股說明書上的介紹看到,西鳳酒廠其主要產品為“西鳳牌”白酒,主要香型為鳳香型,輔以少量兼香型和濃香型。
有熟悉西鳳酒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西鳳濃香型產品接近一千多種,相當于是鳳香總產品的三分之一,但是,這些產品在總體銷量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西鳳的濃香型產品主要在四川大邑縣灌裝,這些開發產品對于西鳳主導的鳳香型品牌造成了嚴重影響,西鳳早晚會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該人士介紹道。
今年以來,作為老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其動作不少。4月1日西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向IPO進發。而西鳳作為鳳香型白酒的最典型代表,在全行業都在強調產品聚焦的時候,理所當然聚焦“鳳香型”產品。
向濃香動刀,今天的文件不是首次。2015年12月,微酒曾報道,西鳳發文對西鳳在陜西省外的濃香型開發品牌價格進行調整,平均提價幅度為10%。
此次在外觀標識上再度發文,顯然意在為西鳳主導的鳳香型產品掃清發展的障礙。
在7月2日的西鳳上半年營銷工作總結大會上,西鳳提出下半年重點推進對包銷產品品牌標識規范、價格體系規范,銷售區域規范、開發產品規范、投入體系規范的執行標準。
此次文件無疑是半年工作總結會的落地措施之一。
隨著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傳統的多品牌運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有的市場競爭。
近段時間以來,以瀘州老窖、五糧液為首的一線白酒品牌也開始逐漸治理整頓開發產品,開始將核心資源聚焦到核心單品上來。西鳳此次發文整頓治理開發產品的目的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