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中國葡萄酒進口數據公布。盡管最終進口量與進口額雙雙增長,但較去年同期,增幅明顯收窄。
而在去年夏天,WBO已遇到不少酒商抱怨2016年夏天為史上最淡的淡季。在今年夏天,WBO再次聽說這個淡季是聞所未聞的淡,淡過2016!
多地酒商表示今年夏天銷量縮減,包括大眾消費價位
福建佰城商貿的莊祚茂表示今夏的確感覺市場比較淡,他所接觸各個渠道的銷貨能力都減弱,感覺動銷狀況比去年還略微慢一點。而他也聽到一些當地同行說銷量同比下跌了20-30%。
河北環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懷成也表示對淡季很明顯表示認同。“在我所接觸的渠道,今年的銷售額和銷量比去年下降兩三成。我通過協會跟好幾個其他地區的同行也談論過此事,他們也表示自己的生意今年夏天比起去年同期更差了。京津冀地區的葡萄酒銷量差了20%是沒問題的。”董懷成說道。
遼寧的美葡精品酒業總經理徐曉童表示:今年日常飲用酒的銷量也出現了明顯減少,這些就都在80-200元價位,屬于大眾消費級別。原因特別明確,經濟不好導致遼寧做煤炭貿易、大宗貿易的日常飲用大客戶減少了請客頻次,減少了飲用。今年比去年繼續減少。
品酒匯市場總監常亞楠表示:今年葡萄酒市場確實比較淡,10月4日的中秋節也加劇了這種現象。進口葡萄酒板塊主要的原因是市場上產品很多,但是消費者認知程度沒有與產品的豐富性同步提高,葡萄酒還不是剛需產品。大量的葡萄酒在市場上沒有流通起來,渠道庫存不少。
在全國多個地區銷售葡萄酒的圣加美圖酒業集團董事長張軼日前在接受WBO采訪時也指出:2017年整個1-6月這應該是近三年之中最差的一個半年,市場很糟糕。
茅臺、五糧液漲價擠壓經銷商葡萄酒采購預算
談到生意清淡的原因,莊祚茂也表示還是經濟大環境所致。“我所在的莆田市的經濟近兩年都呈放緩的趨勢。莆田的幾個支柱產業之一——紅木家具,由于價格太高,這兩年一直在往下。莆田人在全國開設的醫院這兩年也一直沒緩過勁。另一個產業低端的制鞋產業也遭受沖擊。而莆田很多人是靠外面賺了錢回來消費,幾個支柱型產業都蕭條的情況下,導致客戶拿貨的意愿降低,各類型終端的銷售放緩。”他說道。
董懷成也指出:葡萄酒還是跟高端消費關聯密切,今年夏天葡萄酒難賣,其原因一定是經濟形勢不好,沒有其他。今年的經濟增速比起去年仍然在放緩,各地都延續了去年的下行壓力。葡萄酒消費熱度自然是進一步減低。
張軼則認為除了大環境不好導致酒水市場整體萎縮,還認為這跟知名白酒品牌價格上漲有關。“白酒主流品牌價格連續上漲,呈現投資品的屬性,擠占了經銷商資金,直接導致經銷商對進口葡萄酒資金分配不足。畢竟,許多葡萄酒經銷商都同時在做白酒。且茅臺、五糧液是不得不進的品牌。而葡萄酒碎片化、弱品牌的特征,則驅使經銷商在葡萄酒的采購預算上進行縮減,把資金用于追漲茅臺、五糧液。”他說道。
搶奪新客戶、發展意見領袖穩銷量
葡萄酒市場繼續縮水,葡萄酒商如何自救?對此,美岸葡萄酒的張中華押寶在季節性的產品以及終端渠道之上。
“我們這個夏天主要賣干白、甜白,以及187ML的小酒,主要針對夜店渠道,并有一些效果。我們7月在一個酒吧動銷了近80箱(24瓶裝)小酒。此外,我們還在一些年輕人喜愛的餐廳推廣干白冰著喝的主題,同時做一些買贈。”張中華指出。
莊祚茂則是通過各種方式努力增加動銷,譬如增加一些促銷,多多拓展一些新店。“這樣的做法,讓我今年的銷售是略有下滑,也不像一些莆田的同行下滑那么明顯。”他說道。
常亞楠也表示:針對經銷商中秋備貨,公司將會出臺系列政策,增加對經銷商下單的隨貨投入。
徐曉童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還是只能擴大客戶群:“我所在的阜新,如今很多人開始接受飲用葡萄酒,也就是說客戶群在擴大,我們目前只能通過專業、體驗感強的方式,把這些新晉消費者變為我們的忠實客戶,通過加大客戶基數來彌補老顧客購買力下滑的缺口。”
但是,有業內人士并不認為新增購買葡萄酒的用戶足以彌補下滑的銷量。有酒商表示:要在如今這樣一個市場保住銷量,唯一做的只能提升自己產品的品牌力與性價比,再通過此去搶奪同行的份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非常殘酷!
針對淡季動銷難題,北京盛初咨詢總經理柴俊指出:葡萄酒廠家應該在淡季對經銷商進行深度協銷,協助產品動銷。具體做法可以借鑒白酒的做法:贈酒、開品鑒會、發展品鑒顧問。在目標市場贈送酒給意見領袖,讓他們帶頭喝起來,贈送的酒一定要開瓶。意見領袖可以不買,但他們要帶動其他人來購買,則可以拉動銷售。品鑒會不一定要人多,精準邀請一桌也可以搞。有的企業可能怕贈酒打了水漂,或被內部人侵吞,其實只要建立監督標準和管理體系,這個問題是可以規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