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1.6公里,共有13000余口、深約2.8米的長方形酒窖池,擁有160個班組,擁有3700名員工,年產白酒達四萬噸——這是就是五糧液523生產車間,既是世界最大釀酒車間也是陳志昌新的“戰斗”崗位。作為523車間退役軍人的班長,他帶領16名退役軍人,在平凡的釀酒崗位上,永葆軍人本色,不斷學習先進生產技藝,不斷創新釀酒技藝,創下了優良業績,該班組產品優質率連年增長,成為車間明星班組,并被評為“退役軍人示范班”。
陳志昌的“隊伍”只是車間內一個特殊群體的縮影,在這里有著442名退役軍人及軍屬,他們忠于使命、堅守崗位,成為生產一線強大的生力軍和主攻手。523車間的案例也僅僅是五糧液上下擁軍優屬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在整個五糧液內部眾多的退役軍人,不斷在新的崗位建功立業。
近4000人,10%。這是目前五糧液退役軍人數量及其職工總人數中的占比,他們有的擔任公司中、高層管理干部,還有大多數在管理技術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
這兩個數字的背后是五糧液始終牢固樹立經濟和國防協調發展大局觀,是五糧液始終把擁軍優屬作為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工作抓,樹起了一座銘刻五糧液人國防情結的豐碑。
數千萬退役軍人,他們一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早在革命戰爭年代,就有一批又一批軍人到地方工作,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建功立業。新中國成立后,大批退役軍人到地方工作,為加強政權建設、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作出重要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大退役軍人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成為改革開放的時代弄潮兒,取得驕人業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退役軍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退役軍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老兵過得怎么樣?工作安排如意不如意?念茲在茲,一枝一葉總關情。“廣大軍轉干部要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積極適應改革開放時代大潮,牢記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自覺弘揚人民軍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崗位上繼續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聲聲叮囑,被退役軍人轉化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磅礴信念,奮力拼搏、開拓進取,闊步行進在人生新的征途上。
五糧液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加強軍民團結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新時期強軍目標要求和國防建設需要,突出“富國強軍、共建共贏”的擁軍優屬發展新理念。
五糧液提出了“讓退役軍人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這是五糧液對這個特殊群體的高度信任與重視,也是這份信任和重視,讓更多退伍軍人在企業崗位中不斷拼搏,取得優異成績,書寫著各自的精彩——
除了陳志昌帶領的“退役軍人示范班”之外,五糧液安全保衛部特勤大隊大隊長曾澤科,從戰術標兵成為一名愛崗盡責的企業衛士,和同事一道守護著這座特大型國企的平安;513釀酒車間班組組長石成均,脫掉戎裝穿上工裝,守著同一車間窖池兢兢業業25年,成為一名能力過硬的技術帶頭人,他的班組培養出了7、8個組長、副組長;江蘇戰區南京營銷基地總經理練剛,從一名駐港部門的作訓尖兵成長為一名區域團購業務的優秀管理者,在他的策動下當地市場團購業務增長8倍……
“我們要把部隊里面學到的優良傳統、作風、執行力帶進企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工作能力,快速成為崗位業務能手、標兵。”練剛的想法代表著一種共識。
大江東去,歲月無聲;脫下軍裝,奉獻地方。人民子弟兵永遠是最可愛的人,無論是當年穿著軍裝保家衛國,還是現在脫下軍裝為夢想打拼,他們都繼續秉承著軍隊的光榮傳統,以出色的成績回報這個偉大時代,踐行建功立業的忠實承諾。
“離軍不離黨,退伍不褪色”,在五糧液退役軍人服務站門口,這條標語格外醒目。在這里,五糧液建立健全了公司全體退役軍人的基本信息檔案,實行動態管理,持續深入開展信息收集、幫扶解困和走訪慰問活動,切實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不斷增強五糧液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軍愛民,民擁軍,“十里酒城”一直傳唱著軍民魚水情的旋律,退役軍人的優異表現和企業的擁軍優屬,相輔相成取得積極成效。長期以來,五糧液擁軍優屬工作獲得多方認可,先后被評為國家、省、市級擁軍優屬先進單位、民兵工作先進單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