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瀘州市《瀘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2016-2020)》、《瀘州市大數據產業園發展規劃(2016—2020)》通過了評審。規劃到2020年,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成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形成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規劃提出到2020年,酒業、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對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充分顯現,傳統產業成功轉型,實現平穩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均形成良好發展勢頭,產業科技創新活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兩化融合綜合水平進入全省前列,個別企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全市工業步入新一輪“加速發展、跨越發展、轉型發展”軌道。
計劃到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接近3000億元,增加值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左右。形成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每個集群中有2—4家龍頭企業,且都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突破20%。
在科技創新目標上,計劃到2020年,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基本形成,協同創新、科研成果產業水平明顯提高。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 家,全社會R&D投入占GDP的比重達2.5%,重點骨干企業達到3.5%。瀘州成為川南經濟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
在人才集聚目標上,計劃到2020年,力爭引進30支左右掌握國際、國內領先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團隊、500名以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國家級專家、行業領軍人才、博士和其他高層次人才分別達到20人、50人、300人和2000人。
在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上,計劃到202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年均累計下降15%以上,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工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進一步下降,下降程度不低于國家標準,規模以上企業清潔生產率達100%,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