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30多萬噸,人均45升,這是濟南人一個夏天所消耗掉的啤酒數量。“在山東算高的,僅次于青島。”青島啤酒濟南大區經理王新表示。據了解,這個數字還要加上一個前提:截至今年5月,我國啤酒產量已連續23個月下滑。與此相反的是,進口啤酒等高端啤酒的銷量出現了大跨步式的增長。有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國進口啤酒數量同比增長36.2%。那么,低端啤酒的消費者去了哪里?是否轉而去喝進口啤酒了呢?
村鎮里原來喝低端啤酒的改喝白酒了
“今年1—6月份,青島啤酒的其他品牌在濟南的銷售是增長的,只有趵突泉啤酒略有下降。”據王新說,作為青啤旗下的低端啤酒代表,趵突泉啤酒是濟南本土市場品牌,應有比較穩定的消費人群,經過調查發現,趵突泉等低端啤酒銷量的下滑原因主要來自于濟南周邊的鄉、鎮、村級局部市場。“原來村子里的年輕人是低端啤酒的消費主力,現在這部分人的消費力在下降,喝低端啤酒的數量在減少。”據濟陽縣一位啤酒銷售商表示。
對此,家在章丘、現在正在槐蔭區一家餐飲店打工的呂先生表示,“現在活不好干,工作不好找,我們村子里很多年輕人都從外面(打工)回來了。”他告訴記者,“(啤酒)比以前喝得少了,以前喝一箱啤酒不成問題,現在喝一兩瓶啤酒就改白酒了。”對此,王新的話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低檔白酒的銷量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有可能是低端啤酒的消費者受收入降低影響,轉而購買低檔白酒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白酒、葡萄酒等其它酒類產品,啤酒相對低端,因此中低收入人群,包括中青年男性和農民工,是其最主要的消費群體。自2012年以來,上述兩個群體人數增幅明顯減緩,拖累啤酒消費。
城市中喝進口啤酒的多了
“我們出去玩,習慣自己從超市買幾瓶啤酒去飯店(喝)。”剛剛三十而立,如今在高新區一家媒體工作的小劉告訴記者,“下了班經常幾個人到附近的餐廳里聚聚。”小劉說,原來經常買青島純生、雪花等國產品牌,但近期發現超市里一款德國產的白啤口感也不錯且正在促銷,大家試過之后就沒再換過口味,“主要考慮到進口啤酒的質量和營養可能會更好些。”
據華聯超市的一位導購告訴記者,現在喝進口啤酒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跟國產啤酒比銷量肯定比不過,但是增長很快。”在緯十二路上的一家超市內,記者停留約一個小時時間,在此期間,幾乎來購買啤酒的七八位消費者都要看看進口啤酒,但是購買者僅有一位,這位購買者告訴記者,“看到這款進口啤酒主打的是小麥白啤才買的。”據了解,白啤是在釀造原料中使用小麥芽,且小麥芽比例不低于40%,經小麥酵母發酵釀制的一類啤酒,也稱小麥啤酒。記者看到,這款德國產的500ML小麥白啤原價為12.9元,折后價為7.4元,價格與國內的高端啤酒相差無幾。”
主打健康的“高端”啤酒契合消費者新訴求
對此,嘉豐瑞德市場分析師認為,表面看是低端啤酒銷量下滑,代表了快消行業的銷量下滑,但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國人消費觀念在升級、主力購買人群在變換。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而傳統快消品,比如啤酒、方便面,則是健康的對立面。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曾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消費者啤酒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青睞高品質的白啤,標志著我國高端啤酒競爭全面邁入“白啤時代”。對此,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也持同樣觀點,這位負責人認為,這說明了消費者更加注重對健康食品的選擇,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步入中年,他們的需求也有了更明顯的變化。體現在食品上,就是對健康、養生等產品的新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