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將至,不到一周時間,瀘州老窖整頓渠道再下狠手,4份罰單連砸經銷商。
近日,瀘州老窖以發布《關于對瀘極酒違規促銷行為的處罰決定》(下稱《決定》)展開了對渠道的大整頓,《決定》指出,瀘極酒業涉及到虛假宣傳,因此予以通報批評并處罰款20萬元。隨后,又對傳世窖池、瀘州陳曲、瀘州御酒、瀘州迎賓酒等的違規促銷行為開出類似處罰決定。
記者經過觀察發現,本次被開罰單的經銷商其實并非代理瀘州老窖主品牌的經銷商,而是通過OEM貼牌形式合作的經銷商。他們被處罰的原因基本就是涉及到在促銷過程中,為了得到消費者認可,故意淡化自己的“子品牌”,而打著“瀘州老窖”的母品牌進行推廣和商業活動。瀘州老窖方面則認為,這樣嚴重損害了瀘州老窖“母品牌”的商業利益,且不符合合作之初的相關約定。
早在今年初,瀘州老窖就開始以罰單形式嚴懲不規范的經銷商:
1月6日,瀘州老窖正式發文,對瀘州窖酒傳奇酒類銷售有限公司、瀘州老窖柒泉原漿酒銷售有限公司予以通報批評并處40萬元的處罰。處罰理由:由于公司質檢在例行巡檢中發現,受處罰公司分別違規生產38度瀘州窖酒窖藏精釀和違規生產42度瀘州原漿喜裝。
5月,瀘州老窖再次下發文件,對3家經銷商處予暫停生產并進行整改處理。處罰理由:因涉及虛假廣告宣傳和夸張宣傳行為。
近日,更是加大懲罰力度和懲罰頻率,據瀘州老窖內部人士透露,除了剛剛開出的4份罰單,隨后還有10多份針對特許運營品牌的處罰文件將在未來幾天內放出。
瀘州老窖的貼牌生產歷史要追溯到2006年,當時由瀘州老窖牽頭,以瀘州600余家酒類生產企業為基礎,采取市場化運作,實行OEM貼牌式生產,吸引全國各大酒類生產企業進入集中發展區共同發展。
記者從四川省酒交所了解到,經過近10年的發展,最鼎盛的時期,瀘州老窖旗下的各種子品牌超過2000個。
“OEM對于品牌商而言,可以節省上千萬的建廠資金和在釀酒科技研究、生產人才培養方面的巨額支出;對于生產商,既能為自己的產品找到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又可以從品牌商那里學習市場營銷和品牌運作的經驗。”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牛永革分析稱,“但是隨著子品牌的增加和管理不規范,則會嚴重影響母品牌的商業價值。”
2015年,隨著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效應加劇,瀘州老窖已經意識到,子品牌數量的野蠻生長,以及由于管理跟不上帶來的各種弊端已經嚴重影響到瀘州老窖的發展,于是當年痛下殺手,一年時間總共砍掉1874個總經銷產品。
據接近瀘州老窖高層人士透露,目前,瀘州老窖所剩下的自品牌數量不足100個,今年,老窖還將對開發產品繼續調整,將繼續市場競爭及規范等,最終只保留32個,以確保瀘州老窖品牌力的提升。“目前的嚴厲處罰,就是實現調整目標的重要舉措。”
另一方面,在嚴厲懲戒不規范貼牌經銷商的同時,瀘州老窖也自行開發了自有品牌,打造自己的大單品系列。這些自有品牌跟之前說的OEM貼牌形式不同,這些品牌的歸屬和把控,全部都完全掌握在企業內部。
據瀘州老窖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瀘州老窖百年窖齡,都是瀘州老窖打造的大單品,在市場布局、渠道資源等方面都支持瀘州老窖領導層進行更大范圍的市場管理、渠道整頓以及品牌提升工作。“開發大單品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整頓子品牌渠道以后,有效對市場進行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