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啤酒銷售的傳統旺季。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啤酒業開始了從拼規模到追求檔次的轉變。
繼燕京推出白啤之后,日前,青島啤酒高調推出全麥白啤,雪花白啤也爆處于內部測試階段。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以往每聽啤酒只賺8分錢是行業普遍現象,而現在人工、營銷等成本在不斷增加,啤酒企業爭相推出白啤是為滿足消費者的品質需要,也是布局高端市場的一棋。
國產啤酒向高端突圍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啤酒行業產量4922萬千升,同比下降0.96%,是近十年來行業首次出現下滑。與此同時,調整產品結構,通過毛利更高的差異化高 端產品追求溢價,已經成為業界共識。何勇表示,以往啤酒靠拼規模,每聽啤酒只賺8分錢是行業普遍現象,而人工、營銷等成本卻在不斷增加,啤酒企業未來必須 提高產品檔次,讓價格與價值對等,才能取得大發展。
登錄天貓搜索白啤發現,燕京官方旗艦店一箱(12罐)12度的燕京原漿白啤售價199元,折算一聽原漿白啤16.56元,而青島全麥白啤酒目前并沒有在天貓上銷售。
不過,在白啤銷售排行榜上,外資品牌仍占據前列,如德國奧丁格、德國古立特、法國凱旋1664、嘉士伯等洋品牌。何勇表示,現今的高端啤酒市場格局呈現外資趨強,內資偏弱的狀況。但相比以前外資獨大,國產品牌已有很大突破。
啤酒巨頭齊推白啤酒
白啤酒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被譽為“貴族啤酒”。
2013年,燕京推出了原漿白啤,時隔兩年,青島啤酒在今年6月高調推出了青島全麥白啤,正式加入白啤酒行業。也有媒體報道,華潤雪花將于近期推出白啤酒,不過當前還處于內部測試階段,一場白啤酒的激戰已然是箭在弦上。
事實上,白啤酒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進入我國,過去珠江啤酒、泰山啤酒均推出過白啤酒,但是由于普及度不夠,喝的人并不多。何勇介紹,過去消費水平低,我國消費者喝啤酒主要講究喝飽而不是喝好。在此背景下,工藝復雜、不能大批量生產、成本高、檔次高的白啤酒很難有生存空間。此外,以往大家對好啤酒顏色的認知是清澈透明,而白啤也稱渾濁啤酒,顏色較為渾濁,不少消費者認為白啤品質有問題。
那么近期為何幾大巨頭競相推出白啤呢?何勇介紹,消費者啤酒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改變,由商務分享型轉向個人享受型,當下消費群體的需求多元化,消費空間正在帶來新的分層結構,各大啤酒集團之所以推出白啤酒,是為了滿足高端細分市場的需求,讓消費者感受更多品類的高品質啤酒。
鏈接
白啤酒是以60~70%的大麥芽和25~40%的小麥芽為原料,或加入5%的燕麥,經啤酒酵母和乳酸菌發酵而成。白啤酒的特點是含有少量酒精、酒體濃厚,色微白,味微酸、爽口、營養豐富。由于白啤酒一般以生啤酒的形式飲用,使它同時富含酵母和乳酸,大大提高了啤酒的營養價值,符合當今消費者對營養的要求,與普通啤酒相比口味更柔和更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