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興消費者崛起,白酒消費者斷檔的風險和白酒文化教育缺失的現狀,成為白酒行業的隱痛。據資料顯示,當前白酒消費的主力軍依舊是60后和70后消費者,而新生代的80后和90后,對白酒的了解和依賴程度顯著低于60后和70后,因此,針對新興消費者市場的培育、對傳統白酒文化的普及推廣以及釀造人才隊伍的建設,成為白酒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日前,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杜巖剛、院長助理王洪玲、教授趙樹欣以及學院辦公室主任王岳等一行,來到酒評網進行交流考察,并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遇到的一些問題與酒評網主編劉紅增和佳釀網總經理李巍進行了深入交流。最后雙方表示,愿意發揮各自領域的優勢,在白酒知識普及、品酒師和調酒師培訓等方面進行深入對接,并且初步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
白酒的消費者斷代,其主要源于酒文化、酒知識在傳承和普及上的滯后,現在的白酒已經成為人際交往中的一個工具,其內含的文化準則和價值觀,與傳統的文化準則和價值觀之間存在嚴重的差異,文化變得簡單,變得輕思考,變得碎片化,傳統酒文化中的諸如“花間一壺酒”、“共剪西窗燭”的情懷或者“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英雄氣魄,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漸行漸遠。
對此,杜巖剛副書記表示,國家戰略層面提倡與時俱進,其實酒文化也是講求與時俱進的。就學院而言,在人才培訓、知識普及和文化推廣等方面,唯有深入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和探求新生代消費者的想法,并專門的制定適合新生代消費者內心訴求的文化傳播,這樣有利于促進他們對酒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拉近他們與白酒距離。
杜書記對佳釀網(公眾號:jianiang_cn)記者說道,“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為白酒行業培養、輸送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大批畢業生已成為行業領軍人物、企事業單位領導及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在白酒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白酒行業發生深刻變革的今天,學院愿意和行業媒體、業內專家、一線人員等深入交流,以便更加清晰的把握行業動態,適時調整發展策略,共同推進釀造人才隊伍的建設,為白酒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趙樹欣教授對此表示認同,她說,生物工程學院在學術研究、人才培育、文化推廣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但也因培訓門檻過高而將非專業的學員拒之門外。在互聯網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如何進一步發揮學院的優勢,適時推出適合初級學員和適應白酒消費者需求的課程,是個值得研究而且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只有消費真正了解了白酒知識,才能從內心去接受和喜愛白酒;只有真正懂酒的消費者基數足夠大,中國的白酒行業才有未來。
對此,酒評網主編劉紅增深有同感。他指出,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千年傳承至今,是一塊重要的文化瑰寶,但消費者對其認識卻存在種種誤解、偏見或者迷信,這在相當的程度上說明行業對消費者教育和培訓存在缺失。“消費者斷代,行業媒體是負有責任的。”他說,“酒評網‘輕酌學院’的設立正是源于這個初衷。酒評網愿意與天津科大一道,為推動白酒知識普及、白酒文化傳承和白酒人才培養而共同努力。”
事實上,對于市場而言,80、90后已經成為消費主體,且消費日趨理性,“如何讓消費者喝得清楚,吃得明白,成為食品飲料行業共同面臨的新課題”,佳釀網總經理、白酒營銷專家李巍補充道,“白酒行業缺少對年輕消費者飲用習慣的培養,行業如何將酒文化的傳播以一種有效的方式貼近新生代消費者,引導他們接受并喜愛白酒值得我們探討”。
天津科大生物工程學院辦公室主任王岳表示贊同,他同時指出,在白酒行業調整的當前,行業要長久健康發展,對于新生代消費者的教育是一個不能回避的選擇。其實,酒企、經銷商、消費者、科研機構、專業院校乃至行業媒體,共同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生態閉環,而這個閉環如何良性的循環,那就需要酒文化來串聯。
院長助理王洪玲老師也指出,酒企需要酒文化突出自身品牌的價值和亮點,經銷商需要酒文化來推廣產品和擴大銷量,而消費者則需要運用酒文化來完善自己的認知,摒棄以往一味追求品牌的消費觀念,所有這一切的聚焦點就是酒文化,這就要求包括酒評網、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在內的所有酒業媒體和酒業相關的學院更要著力發揚和推廣酒文化。
通過此次天津科大和酒評網的深入交流,有理由相信,專業院校與行業媒體的深度合作,對于酒文化傳的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對深度調整期的白酒行業而言,雙方的合作也拓寬了白酒文化的推廣路徑,對于行業迫切需要降低消費者斷代的風險,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