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三季度都是啤酒行業的消費旺季,隨著全國進入到高溫季節,啤酒銷量進入到一年當中的最好光景。今年啤酒旺季和往年有什么不同,啤酒消費又出現了什么新的趨勢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啤酒進入消費旺季 高端啤酒量價齊升
記者見到古周林的時候,他正前往倉庫提取成箱的啤酒,準備送往周邊城市的經銷商。古周林回憶說,他去年入職了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啤酒企業,和去年冬天的淡季相比,今年四五月份進入了啤酒消費的旺季,他每天來倉庫拉貨的時間提早了,每次拉的貨也增加了。
暢感啤酒創始人 曾偉誠:從5月以來的話,我們的月銷量環比增長已經達到了20%,生產量和消費量都在快速地上升。6月份我們預計是和5月份一樣,也在持續上升的一個階段。
而在位于廣東東莞的這家啤酒工廠里,鄒鵬作為一名生產線的管理者,他描述起進入生產旺季后,團隊的忙碌狀態。鄒鵬說,除了比淡季明顯忙了不少之外,這些年,隨著消費升級、產品迭代在加速,生產線上生產中高端以上產品的投入明顯增多了。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 畢朝矯:從1到5月份,我們總量增長差不多2%的水平,我們中檔以上的增長超過5%的水平,我們高檔以上差不多增長15%的水平,這比去年同前年的數據要好一些。
走訪多家啤酒企業后記者了解到,由于今年全國、尤其是南方的雨水偏多,導致氣溫普遍比往年偏低,雖說啤酒進入了傳統的旺季,但是五六月的銷量并沒有出現和往年一樣大幅度的增長,而在這有限的增長中,由于消費升級,產品結構的調整,高端啤酒涌現出明顯高于行業的增長。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王志斌:今年其實還是持續了平均銷售價格提升的趨勢。當然這個價格的增長不是說簡單的,就是把原來的啤酒提價,實際上主要是高端產品的比例,或者是產品品質的提升,中高端的比例的提升,拉動了啤酒的銷售價格的平均價格的上漲。像我們公司去年的噸酒的銷售收入大概是平均增長了5%左右。
多舉措提升競爭力 啤酒廠家瞄準高端消費市場
目前,啤酒行業正從低端的價格戰競爭轉向高端品牌競爭。消費升級、噸價提升是未來啤酒行業發展需求端的核心驅動力。各啤酒企業又通過哪些舉措來進行產品結構的升級,從而實現更大的利潤呢?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 畢朝矯:從2014年到現在,其實每年我們,特別是我們高檔的增長,超過10%的增長。今年2019年的4月底,我們終于是通過所有的環節,正式簽訂了協議。那么目前來看的話,是整個喜力中國的業務被我們新公司全部購進,然后是喜力品牌是由新的公司在中國去進行銷售管理。除了喜力品牌之外,我們還會引進更多的新的國際品牌進行組合。
隨著市場不斷的消費升級,啤酒企業不僅通過打造品牌系列組合來搶占高端和超高端細分市場,有的企業也會在創新研發新品的同時,為消費者打造新的消費場景,從而拉動消費。
百威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及總裁 楊克:傳播策略正從音樂和電音開始向生活方式、體育、和時尚領域延展。拿科羅娜來說,我們推出了容量更小的精裝版本,也是在為消費者創造全新的消費場景。而在精釀啤酒方面,我們也在上海的精釀啤酒品牌旗下推出了多款新品。
在深圳,曾偉誠大學一畢業就投入到創業中,他說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但是他希望從年輕人的角度去理解和開拓啤酒的消費市場,企業去年才成立,他自己親自設計的產品包裝,三個月前后改了十幾個版本,最終清爽、時尚的產品設計贏得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他們的啤酒月銷量也在以環比20%的速度在增長。
暢感啤酒創始人 曾偉誠:一開始我沒有給它(包裝)加上中文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是雞尾酒、果汁其他東西,后面我加上中文之后,很多人一看啤酒瓶長這么好看,我都沒見過這種東西,他們就會打開來試,打開來喝,然后口感也不錯,因為它很清爽喝起來。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何勇:1到4月份,我們的產量就是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0.79%,微增,增幅不大,但是銷售收入增長了6.57%,利潤增長了24.07%。通過經濟指標的數據,可以看出來這種產品結構的調整和轉變。這個其中也預示著產品的附加值在提高,其實也就預示著中高端產品的比例在提高,而且提高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制造業增值稅下降3% 啤酒企業紛紛受益
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9年4月1日起,將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原有16%的稅率降至13%。受此利好,原本微利的啤酒行業又將有多大程度受惠于此呢?
王志斌在啤酒行業從事了二十多年,當問及增值稅下調了3%對啤酒企業意味著什么時,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降稅給企業降低了很大的成本壓力,以他所在的企業去年的基數為例,降低3個點的增值稅大概可以給企業增加7000萬左右的利潤。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王志斌:啤酒行業的稅負大概有20%,也就是說一瓶酒,假如賣10塊錢就要交兩塊錢的稅,那我們現在按照降低3個點的增值稅,大概一箱酒可以降低4至5角的交稅,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增加4至5角一箱的利潤,這個應該說是國家讓利給企業,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 畢朝矯:這個絕對是對啤酒行業都是非常好的事情。按照去年的我們整體水平來看,我們300多億的收入,110多億的毛利潤,就按這個簡單算筆賬,110也就3%,差不多也有三個億左右的水平,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三個億,我們把它做市場投入。
百威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及總裁 楊克:我們對于政府支持制造業的決定感到非常欣喜,因為目前制造業競爭激烈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有額外的投資可以幫助支持我們的創新行動,也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更多的研發工作。我們也在對環保進行投資,我們投資了2450萬人民幣,在工廠車間的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這是我們在全亞洲最大的工廠,而我們也在爭取改用綠色電力來釀造啤酒。
中泰證券統計發現,2019年4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減稅對于利潤率偏低的啤酒行業貢獻的利潤彈性十分顯著。以2018年財報數據為準,當增值稅下調3個基點時,燕京啤酒、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凈利潤理論上將增長83.9%、50.9%、22.9%、16.3%、13.6%。
申萬啤酒指數共包含7家企業,從去年年報來看,珠江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和青島啤酒4家盈利,惠泉啤酒、蘭州黃河、*ST西發3家出現虧損;而從今年一季報來看,行業延續快速增長的趨勢,除*ST西發繼續虧損外,其余6家全部實現盈利,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均實現20%以上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啤酒行業接下來可繼續關注,投資者可以關注結構更高端的標的進行布局。
中泰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 范勁松:第一類公司就執行能力很強,團隊很強,處事非常果斷,公司的邏輯很強。第二種機會就是品牌比較強,就是迎合消費,就有點像高端酒這樣的品牌足夠強,那么隨著消費升級進行的話,其實結構更高端,品牌更高端會持續受益,這是一個機會兩個方向。第二個風險的話是不可預測的一些要素,天氣或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