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國新聞周刊主辦,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廠支持的2020 中國大運河文化南北對話在北京順義牛欄山舉行。對話以“千年運河 詩書酒畫”為主題,匯聚多位知名學者、酒文化專家,就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展開深入探討,同時探索南北酒文化的發展之路。
本次論壇是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系列活動中之一,論壇聚焦詩、書、酒、畫四種文化藝術形式,從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的角度,解讀京杭運河文化流變,進而推動京杭運河沿線的文化交流合作。
千年運河 詩書酒畫
2500多年來京杭運河連通南北,扮演著南北漕運黃金水道的重要角色,影響著沿岸人們的經濟文化生活方式,推動運河沿岸城市群文化的融合發展,并繁育出獨特的大運河文化。
“長期以來,運河滋潤了南北兩岸的文化發展,在它流過的地方,既鍛造出江南水鄉的風韻和北國風光的壯美,也澆灌出‘詩書酒畫’的藝術風情。”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表示,當下我們探討大運河文化的當代價值,更重要的是以“詩書酒畫”為載體,深入理解大運河文化的深刻內涵,為沿岸城市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如何把這些多元化的文化形態落在實處,傳承并發揚光大,是我們聚焦“一河水、一脈情”進行深入探討的關鍵。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
一條大運河,把古道西風薊北和杏花春雨江南緊緊相連。作為主辦方代表,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王旻在致辭中表示,中新社要講好中國文化故事,為大運河而歌,為大運河而書,為大運河而畫,是包括媒體在內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王旻
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賀亞蘭在致辭中表示,酒文化伴隨運河的興起而生,以牛欄山二鍋頭為主要代表的北京酒文化在大運河文化中獨樹一幟,成為京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京城百姓心中。這場大運河南北酒文化對話,必將塑牢中國運河酒的“精神世界”。
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賀亞蘭
北京順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澤在致辭中表示,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為酒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平臺和發展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希望南北酒文化能在碰撞中擦出火花,在交流中獲得升華,為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注入新動力。
北京順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澤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小時候我們對這句詩熟悉無比,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唐代詩人張繼夜泊作詩時?康臈鳂,就坐落在大運河邊!栋偌抑v壇》主講嘉賓,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在以《大運河上漂來的詩》為題的演講中,講述了京杭運河之上的詩詞文化。他認為大運河最容易喚起人們的鄉愁。在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大運河的流淌保證了中國南北民風相同,人心相通和文化認同,是中國的大運之河。
《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
千年以前山陰蘭亭的那場酒醉,讓王羲之留下千古絕唱《蘭亭序》,為何文人多鐘情運河?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葉培貴從傳世書法作品中,解讀古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文化世界。他表示,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一大雅事,綿延千年的大運河為文人墨客的創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場域。這也再次證明,大運河不僅是經濟生活的長河,更是書法文化的長河。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葉培貴
有水流淌的地方,就有酒,有故事。更巧的是,北有二鍋頭白酒,南有紹興黃酒。一白一黃,打造了流動的酒文化長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中國釀酒大師宋書玉說以河興游,以酒興文,以酒興河,讓大運河因美酒更美,讓美酒因大運河更香。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中國釀酒大師宋書玉
“六度南巡止, 他年夢寐游”,“馬上天子”乾隆為何對南下充滿眷戀之情?京師出發,乘船沿運河南下至西杭,途中又有哪些運河密碼?奉祖,孝母,治理水患,組織閱兵,治國韜略……中國國家博物館《乾隆南巡圖》主講人樊祎雯在主題演講中揭開了乾隆沿運河巡游的奧秘,她表示相信隨著更深入的研究,我們能看到大運河的更多歷史文化,并且通過大運河歷史文化的挖掘,能夠讓更多的文物活起來。
中國國家博物館《乾隆南巡圖》主講人樊祎雯
“二鍋頭,三百年,源自牛欄山里面”這首童謠是牛欄山二鍋頭的歷史寫照。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廠黨委書記、廠長宋克偉表示二鍋頭酒,植根百姓之家,寄托了普通民眾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的五福追求,未來牛欄山二鍋頭將繼續做好傳承、發展、創新京味文化,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廠黨委書記、廠長宋克偉
大運河興,酒文化盛
“百貨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簾”。運河的興旺繁榮,為酒文化的興盛創造了絕佳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也推動了酒產業的發展壯大。明嘉靖年間的“引白壯潮”工程,使大運河北連密云,極大地促進了潮白河交匯處東麓的牛欄山地區酒業的發展?滴跷迨四甑摹俄樍x縣志》卷二“集鎮”載,牛欄山酒肆茶坊等“鋪店亦數百家”;“黃酒、燒酒”為遠近聞名之“物產”。
歷史上的酒文化傳承至今愈加濃郁飄香,未來之路又將如何行進?酒文化學者們在南北酒文化對話環節中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栋偌抑v壇》主講嘉賓、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中國文化學者、原《中國周刊》總編輯、《南風窗》總編輯朱學東,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東良,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廠副廠長陳世俊等嘉賓圍繞著酒文化內涵、酒文化傳播、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議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南北酒對話現場
朱學東認為,酒是情感表達的載體,與人們的喜怒哀樂密切相關。酒文化也更能折射出世界的多樣性。鮑鵬山則提出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推動酒文化的傳播,他認為大運河經歷了很多朝代,運河沿岸發生的很多故事都與詩酒豪情相關,將酒文化融于運河故事,更易為大眾所接受,代代流傳。
作為南北酒的代表,陳世俊表示大運河是文化的載體,從中能夠看到開放、包容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態度。而中國酒文化里非常核心的文化態度就是天人合一,這和運河文化的內涵是一致的。所以對酒企而言,要認真地學習和領會什么是運河文化,挖掘和找到文化的亮點,讓品牌的發展有文化的附著,然后再去行動。徐東良認為,美好生活,美酒相伴。有文化的引領和加持,酒的品位才能夠上去。而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僅僅是講故事、做文化,可能還是單一了點,還需要高端先行和營銷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周文彰也特意書寫“千年運河 詩書酒畫”八個大字,為弘揚運河文化助力。
民酒二鍋頭 引領京味生活
論壇開始前,與會嘉賓和媒體還參觀了牛欄山二鍋頭工藝體驗區,深入了解運河邊上酒產業的興盛,酒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這里,人們看到了酒文化的歷史,也看到了酒業的未來。牛欄山的白酒工藝最早脫胎于老北京“燒刀子”,而二鍋頭作為最早使用工藝名稱命名的白酒品類,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不同歷史時期,二鍋頭有著不同的代表“銘牌”,從“潮白河”牌二鍋頭,到“華燈”牌北京醇,再到今天的“牛欄山”牌系列白酒,每一代二鍋頭都在堅守傳承,堅持創新,為大眾帶去更優品質的酒釀。
媒體參觀牛欄山酒廠文化苑
作為民酒的代表品牌,牛欄山早已在數百年的歲月中與老北京的文化深深融合,并成為京味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正因如此,“正宗二鍋頭,地道北京味”不僅僅是牛欄山的自身定位,更是歷代北京人心目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走進牛欄山酒廠廠區,參觀者們切身感受到擁有數百年歷史的牛欄山,對酒文化的傳承敬重,對釀酒工藝的匠心追求。釀酒工藝伴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進化升級,牛欄山將傳統的釀酒工藝與現代化的智能技術接軌,現代化的灌裝車間、智能立體庫、自動穿梭車把酒業的未來圖景帶到了參觀者面前。今年正值大運河申遺成功6周年,隨著大運河文化的重煥新生,牛欄山所代表的白酒文化也勢必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繼續與運河文化互融互生。
知名演員、牛欄山形象代言人王剛也專門錄制視頻為活動助陣,他認為這個活動很牛,詩書酒畫作為大運河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態,必將在大運河共同文化基底下擦出絢爛的火花。隨著對話的深入,京杭兩地仍將持續探索如何更好地以產業促進運河文化發展,以文化發展推動產業升級。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南北對話是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的系列活動之一,整個系列活動包含“1+8+N”場活動,即1個主論壇暨開幕式、8項主場活動,以及來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相關N 場主題活動。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表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是一場大運河的文化盛宴、文化盛事。通過多地、多點、多方聯動,突出展示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豐富成就,不斷擴大京杭對話“朋友圈”,認知達共識,文化真出彩,產業有落地,傳播出亮點,對于帶動運河沿線城市發展、促進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