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468元/件,現價180元/件!”在成都某大型超市里,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瀘州老窖”)旗下某子產品如此促銷。
這或許與瀘州老窖剛剛出臺的“一個平臺、四個統一”政策有關,這一政策被業內人士解讀為瀘州老窖“清理門戶”的瘦身政策,對于公司旗下的所有特許品牌將提高門檻。就此,有特許品牌商抱怨稱,瀘州老窖“過河拆橋”,市場行情轉好就不顧他們的利益,現在只能促銷減庫存。
與此同時,剛剛獲批30億增發的瀘州老窖開始揮舞資本大棒。有消息稱,瀘州老窖集團將收購重慶白酒龍頭企業詩仙太白,雖然后者向媒體透露稱正在協商之中,但記者多次致電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張良,均未獲得回應。9月22日,瀘州老窖公告稱,與詩仙太白“意向性接觸”的是其集團參股的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展酒業”)。
“他們是想補上在資本運作和品牌延伸上的短板。”中國白酒專家楊承平認為,隨著白酒行業的復蘇,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紛紛“瘦身”,白酒行業或將再次迎來一輪子品牌規范的階段。
清理門戶
“以前瀘州老窖子品牌的開發,尤其是特許品牌用力太猛、太多。”楊承平毫不諱言地表示,這是一味想沖業績的需要。
瀘州老窖的貼牌生產歷史要追溯到2006年,有關數據顯示,其最鼎盛的時期,旗下的各種子品牌超過了2000個。楊承平保守估計目前至少也在1800個,但該數據未能得到瀘州老窖方面的證實。
“子品牌以及主品牌中包銷特殊度數、特殊容量的產品有近百種,包括‘瀘州’二字、‘瀘’字、‘老窖’二字等,”一位退出瀘州老窖特許品牌的運營商介紹,保守估計特許品牌的銷售額占到公司總額的30%以上。
瀘州老窖子品牌給公司也帶來了無盡的煩惱。今年3月,因瀘州老窖品牌下屬的“紅高粱酒”“二曲酒”“瀘州老白干”“老窖精釀”等白酒在標簽標識上涉嫌違法,職業打假人葉光將銷售這幾款酒的重慶一商場告上法庭。
此外,今年上半年還有一位女性消費者花68元購買了一瓶標簽上注有“高粱、小麥等糧食”字樣的瀘州老窖二曲酒,打開后一喝發現又苦又澀,經查詢發現這是一瓶用食用酒精勾兌的“三精一水”白酒,于是訴諸法庭。經過審理,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決定,責令瀘州老窖二曲酒對消費者進行“退一賠三”的賠償。這一系列官司,被行業稱為“標簽門”。
“以前一些特許品牌運營商還花心思做一下品牌,而現在根本就不顧這些,完全是以低價甩貨。”上述已經退出的品牌商表示,這樣嚴重損害了子品牌的發展,同時瀘州老窖自營產品的價格已經逐步下探,并且到了與特許產品產生價格沖突的時候,清理勢在必行。
現在,瀘州老窖期望通過“一個平臺、四個統一”來解決這一難題,即由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園區管委會組織成立一個新的平臺公司統一管理特許品牌;“四個統一”是指自今年10月1日以后,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下的所有特許品牌全部統一由平臺公司進行管理,包括統一標識規范、統一酒源供應和調制、統一生產灌裝和統一檢驗合格。
“統一之后門檻肯定會提高了。”一位品牌商抱怨說,原酒價格由老窖提供和貼牌生產的成本差異很大,本來特許產品基本都是低價位產品,利潤空間徹底被壓縮了,或許一些實力小的品牌商不得不“逃離”。但這也是他看過的慣,F象:壓縮——膨脹——再壓縮,“只不過是周期性循環而已”。
資本狂舞
在剛剛出爐的2016年半年報中,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42.7億元,同比增15.51%;凈利潤11.12億元,同比增8.96%。
不僅如此,近日瀘州老窖提請的30億元增發項目正式獲批,其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此前公布的釀酒工程技改項目第一期工程。據悉,2020年底完成后,將建成優質基酒生產窖池7000口,形成年產優質基酒3.5萬噸,儲酒能力10萬噸。按照規劃,預計15年時間內可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82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82億元。
但這一增發一度被資本市場質疑。截至2016年3月底,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42.67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達到了33.23%,除此以外,公司還擁有價值3.29億元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資產。因此,賬上并不缺錢的瀘州老窖,在白酒行業景氣度回暖之際拋出了高達30億元的定增方案,有私募分析師表示,恐難逃趁二級市場股價強勁而借機圈錢的嫌疑。
“但是與洋河、五糧液相比較,瀘州老窖在資本市場的能力還是很弱。”楊承平表示,雖然瀘州老窖集團旗下除了上市公司,還包括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龍馬興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但這些對集團的戰略支撐還不足。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瀘州老窖集團一直堅持酒業生產與資本運作雙輪驅動戰略。其中,上市瀘州老窖主要負責酒業板塊,集團層面更多注重金融和投資領域。
目前,坊間盛傳瀘州老窖集團將收購重慶詩仙太白酒。這個一度達到10億元的年銷售額的當地中高端價位的龍頭酒企,2015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6307億元,凈利潤-2.3002億元。今年前3個月,其主營業務收入為2305.37萬元,凈利潤為-2505.96萬元。
據悉,注資后,瀘州老窖可能將持有詩仙太白70%股份,其余30%左右股份將由詩仙太白所在的重慶市萬州區政府和重慶輕紡(控股)集團持有。就這一消息,記者致電和短信張良董事長,均未獲得回應。但9月22日瀘州老窖公告稱,發展酒業與詩仙太白就相關合作事宜進行過意向性接觸。發展酒業成立于去年11月,注冊資本5億元,其控股股東為四川國資企業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老窖集團為參股股東,持有30%股權。發展酒業主要開展四川乃至全國酒業類產業整合升級,打造中國酒類產業領先的投資運營平臺。或許,詩仙太白正是其練兵的第一站。
“收購詩仙太白應該是瀘州老窖的重大資本戰略。”楊承平分析說,因為業績和品牌的需要,瀘州老窖需要出擊,尤其是重慶市場是其重要的品牌和銷售基地,“與其讓給別人,不如自己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