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白酒行業各大企業紛紛披露中報數據,據新快報記者統計,從已公布中報數據的23家企業來看,8家企業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有人形容這是白酒行業“飲下一杯的苦酒”。
具體來看,北大荒以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0%居下跌之最,但水井坊(*ST水井)仍舊保持了近兩倍的營業收入增長,凈利潤增長近1.5倍;*ST皇臺凈利潤同比下滑達到90%以上,酒鬼酒(*ST酒鬼)以凈利潤同比172%的增長率領跑行業,總共有*ST皇臺和金易久大兩家出現凈利潤虧損。
大跌之下仍有“勇夫”
只等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中報披露掀開了上市白酒企業的真實狀況。在酒業中報公布之后的一片大跌之中,仍然出現了逆勢上升的“黑馬”。根據披露的數據,茅臺以營業收入157.79億元銷售額遠超其他幾家企業。據中報顯示,貴州茅臺實現營收157.79億元,同比增長10.17%;實現凈利潤78.82億元,同比增長9.11%。其中,茅臺酒實現營收153.35億元,同比增長11.49%。
西鳳酒成為白酒行業一匹讓人出其不意的“黑馬”。日前企業在微信上稱,今年1-6月該公司市場銷售逆市上升,銷售發貨量同比增長40.02%,銷售收入實際增長13.14%,利潤總額增長接近三倍,凈利潤增長達到275.27%。
對此,廣州酒類協會副秘書長夏志永分析認為,“西鳳酒是借助了品牌擴張的‘東風’,從一個品牌擴展到上百個品牌,通過品牌多元化增加經銷商品牌訂貨單,從而拉動整個業績迅速上升”。
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徐可強接受采訪時表示,“西鳳在近年來,特別是在2012年后的行業調整期,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調整改革策略,不僅穩住了市場根基,更是為今年的銷量、利潤高增長創造了條件”。
高端白酒控價保量
據了解,今年7月底,一直被認為是白酒行業價格風向標的53度飛天茅臺,價格從1099元升到1199元。8月3日,五糧液方面公開確認,其52度五糧液(普五)出廠價由每瓶609元調整到659元,價格目前已上漲,實際成交價在680元左右。8月8日,瀘州老窖也宣布全面調價。國泰君安方面認為,“高端白酒價格紛紛上調,在股市財富效應及中秋旺季帶動下,有望出現量價齊升的良好局面,為酒企業績迎來更高彈性空間。”
“金九銀十”是白酒市場的銷售旺季。中秋節即將來臨,茅臺等高端白酒再次迎來價格上漲期。“對于茅臺來說,一直堅持的是‘饑餓營銷’策略,等到臨界點再出貨,給市場造成饑餓狀態,從而保持價格不下滑,保障經銷商利益。”廣州酒類協會副秘書長夏志永解釋道。他還補充道,“目前許多廠家為了縮減成本,壓縮廣告費用,通過開展品鑒會來增加訂單,采取廠家直接銷售,經銷商只負責配送,減少中間環節如省級代理,縣級代理,統一扁平化管理,將利潤讓利給消費者。”
據中報數據顯示,五糧液酒類業務營收105.41億元,同比下滑6.39%;營業成本27.67億元,同比增長10.53%;毛利率73.75%,同比下滑4.02%。面對最近漲價,五糧液官方表示,這是根據52度五糧液近期供需狀況、市場表現等多種因素綜合論證而做出的提價,旨在尊重市場供需變化,回歸品牌價值。
行業調整回歸“理性”
數據顯示,2004年到2013年,全國白酒生產量逐年迅猛增長,從312萬噸擴張到2013年的1226萬噸,十年來白酒產量增長了約3倍,產能過剩給白酒行業帶來嚴重的“后遺癥”。
目前,很多經銷商仍在消化2011年或2012年進貨價較高的庫存,自2013年“三公”消費被禁后,高端白酒價格下降了一半;經銷商只好虧損出售。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白酒市場是一個重塑的過程。從依賴“三公消費”到回歸“平民市場”,從產能虛高回歸到結構平衡,這需要一段漫長時間的調整。
據廣州食品商會會長郭益群表示,“白酒行業目前面臨兩大形勢,一是消費群體發生變化,現在多為40歲及以上喝白酒,消費者比較理性,商務市場也是喝紅酒越來越多;二是同類產品的競爭,進口葡萄酒洋酒的市場沖擊,據海關統計數據,每年進口葡萄酒以15%速度增長,這意味著白酒市場份額相對減少。”
來自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4年白酒銷售量較2013年增長5.5%,值得注意的是,白酒線上的銷售規模已經達到大賣場的三分之一,且白酒線上銷售增長率達到108%。未來電商將會成為白酒銷售發力的另一主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