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控三公消費和普通民眾消費升級的交互作用下,進口酒市場單從海關數據來看,大有進一步分化的趨勢。近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4月,進口酒類市場繼續保持增長,其中葡萄酒和啤酒的進口數量和金額均大幅提升,烈酒則繼續下降。也有業內專家指,進口數據并不代表銷售數據,進口酒市場會否繼續分化還有待觀察。1-4月進口葡萄酒強勢崛起
據海關統計,今年4月我國酒類進口金額3.5億美元,同比增長27.9%。進口酒類中排名第一的是瓶裝葡萄酒,進口金額1.9億美元,同比增長44%。
數據同時顯示,2016年1-4月我國酒類進口金額13.3億美元,同比增長36.7%,其中排名第一的也是瓶裝葡萄酒,進口金額7.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7%;瓶裝葡萄酒的進口均價5.18美元/升,同比上漲12.4%。
從進口企業方面看,瓶裝葡萄酒進口市場的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 H I指數,文尾有注解)為1005,為中度競爭市場。
這一指標明顯好于同樣在今年前4個月錄得大幅增長的進口啤酒。數據顯示,2016年1—4月,從進口企業方面看,啤酒進口市場的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為159,屬于高度競爭市場。眾所周知,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是一種測量產業集中度的綜合指數。一般情況下,該指數數值越低,則市場競爭程度越高。
但也有中國酒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指,目前進口葡萄酒還處于底部,上述數據由于僅為進口數據,并不是市場真實的銷售數據,以此推測市場走勢不排除失真的可能。
從海關的數據來看,進口葡萄酒的增速確實相當好。而法國等優質產區更是出現了暴增。
從瓶裝葡萄酒的進口來源地進口數據可見,今年1~4月,自法國進口8650萬美元,同比增長77.3%;自意大利進口929萬美元,同比增長63.1%;自西班牙進口1282萬美元,同比增長59.5%。上述三地錄得增速三甲。
此外,自智利進口逾1760萬美元,同比增長31.7%;自澳大利亞進口4792萬美元,同比增長12%,也頗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