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簽署,作為中國從澳大利亞主要進口貨物之一的葡萄酒,將在五年內平均稅率降為零,澳洲進口葡萄酒價格將會逐步下降,其與國產酒的價格差也不斷拉近,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對市場的“爭奪戰”將會愈發激烈。
進口和本土葡萄酒 價格一路走低
近日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超市發現,國產葡萄酒基本還是張裕、長城、華東等幾個大品牌的天下,品牌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不少葡萄酒都在進行促銷,有的是直接降價,有的則是“買贈優惠”。
在銀座地下廣場的葡萄酒專柜,一排黃色的優惠標簽十分醒目,張裕一款原價70元的美樂干紅葡萄酒優惠價僅需49.9元,而另一種售價69元的赤霞珠干紅葡萄酒推出了買一贈一活動,相當于每瓶價格不到35元,而長城的葡萄酒也同樣打出了買二贈一或買一贈一的標語。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葡萄酒的促銷力度都比較大,“現在買葡萄酒很實惠。”
國產葡萄酒大打價格戰,進口葡萄酒的價格也一路走低。在沃爾瑪超市的進口葡萄酒專柜,不少進口品牌的葡萄酒都在60元左右。銷售人員推薦的一款起泡白葡萄酒價格甚至低至38元,“自己喝的話,這個就很合適,價格便宜質量也有保證,最近這一款賣的很好。”
澳大利亞或成中國進口葡萄酒第一原產國
前幾年,隨著中國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內葡萄酒市場的發展,進口葡萄酒靠著良好的產品品質、較高的性價比以及本身的進口光環,不斷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而澳大利亞作為主要進口葡萄酒產地,已經占到了我國進口葡萄酒份額的15.2%。
根據據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局發布的葡萄酒出口批準報告顯示,去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量增長了20%,達4400萬升,總值2.42億澳元。瓶裝酒出口增長了15%,達3900萬升,散裝紅酒出口大幅增長了77%,達500萬升。而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簽訂,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平均稅率將由目前的34.7%降為零,這將進一步加大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量。業內人士指出,五年之內葡萄酒進口國排名或將改寫,澳大利亞葡萄酒可能超越法國成為第一。
越來越多進口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件好事,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高性價的優質葡萄酒選擇。但隨之而來的是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國產葡萄酒應該如何應對進口葡萄酒的大舉入侵?業內專家認為,國產葡萄酒要頂住壓力,積極借助行業調整和對外政策調整轉型,同時要做好品牌營銷,強化品牌意識塑造品牌形象。而部分國內葡萄酒企業在智利、澳大利亞等地收購酒莊,出產的葡萄酒返銷中國市場,這種方式也成為國產葡萄酒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