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連遭兩次問詢,又因涉嫌信批違法違規被調查,*ST皇臺(000995,SZ)近期麻煩事不斷。
最新,*ST皇臺又收到一份民事起訴狀,原本公司債務訴訟涉及金額就多達數億,如今又增加上千萬。
此前,*ST皇臺的大股東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厚豐)曾謀求股權轉讓,因為*ST皇臺涉信批違規被證監會調查而無奈暫停。近日上海厚豐“才知悉”所持的*ST皇臺股權已被司法凍結。
6月28日,*ST皇臺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債務訴訟的披露是按照公司收到通知的先后順序進行披露的,而證監會調查公司涉嫌信披違規,公司并不知道具體原因和進展。
不過,對*ST皇臺感興趣的“接盤俠”已經現出身影。記者查詢發現,原本與上海厚豐談判股權轉讓的對手方,正是原陜西首富李黑記控制的公司。
又被追債訴訟
多事之秋又連遭利空,6月20日復牌的*ST皇臺遭遇了5個一字跌停。
原本債務訴訟纏身的公司,如今又添一案。6月23日,*ST皇臺披露了兩起公告,其中告知公司又收到一份民事起訴狀顯示,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原“甘肅省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訴*ST皇臺償還《信托資金借款合同》項下全部債務,加上利息等費用,涉及總金額共計3546.7萬元。
但*ST皇臺回復深交所稱,該宗訴訟中涉及的3034萬元債務目前剩余1616.60萬元未償還。
這讓本就訴訟不斷的*ST皇臺雪上加霜。記者梳理其前期公告發現,二股東北京皇臺商貿公司曾因*ST皇臺未能按期清償借款,6次將上市公司訴諸法庭,涉及金額(包括利息)約9809萬元。甘肅皇臺釀造有限責任公司則因為借款糾紛兩次起訴*ST皇臺,涉及金額合計為1.46億元。此外,*ST皇臺還曾陷入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
去年實現扭虧為盈,*ST皇臺并未能將經營好轉延續到2016年。據*ST皇臺披露今年一季度報顯示,期內凈利潤虧損為375.2萬元,同比下滑31.33%。
在審議公司一季報的董事會上,二股東代表馮瑛曾投下棄權票,他向上市公司發問:“2016年度第一季度是銷售旺季,為何在旺季還出現虧損?近年來,皇臺主營業績連續下降,為什么相關自身存在的問題自己不愿意找?”
去年扭虧,但“摘帽”至今還沒結果。對于*ST皇臺去年年報,交易所曾兩次發函問詢。后來,公司又收到證監會的一紙函件,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為何摘帽請求仍未被受理?前述*ST皇臺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也不知道原因。公司因何被調查?該負責人稱,目前沒有接到最新的調查進展,至于是哪些信息違規披露公司也不知情,“都在等上面通知”。
原陜西首富謀接盤
因被立案調查,*ST皇臺大股東上海厚豐謀求轉讓公司股權亦暫停。
6月14日,*ST皇臺公告稱,因上海厚豐擬轉讓公司股權而停牌。但6月16日,證監會下發立案調查通知書。
6月23日,與披露新涉光大興隴訴訟案同期,公司還披露,上海厚豐所持股權已被司法凍結。原來,上海厚豐為普羅旺斯番茄制品(天津)有限公司提供借款擔保,債權方提起財產保全申請,法院裁定將上海厚豐所持*ST皇臺3477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份的19.6%)凍結,凍結期限2016年4月26日至2019年4月25日。
6月24日,深交所也發出問詢,要求*ST皇臺說明股權轉讓商業談判的真實性,并質疑為何股份凍結仍以轉讓股權的商業談判為由停牌。
*ST皇臺解釋稱,上述裁定的簽發日期為2016年4月21日,6月1日被大股東前臺簽收,但直到6月20日收件員工出差返回查收“才知悉是法院送達的訴訟資料文件”,同時,“證券部工作人員沒有定時查看股權變動情況,屬于工作失誤應受處罰”。
記者注意到,*ST皇臺在回復函中透露,上海厚豐股權的受讓方“最終基本鎖定”為陜西鋼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陜西鋼谷)。股權轉讓被叫停之前,上海厚豐已與陜西鋼谷方面交換了工商底檔資料、交底債務債權情況,也已準備了簽約使用的交易文件。
陜西鋼谷背后站的或是原陜西首富李黑記。李黑記為東嶺集團創始人,媒體報道稱,陜西鋼谷系東嶺集團控股。同時,工商資料顯示,名為李黑記的自然人出資3.5億,是陜西鋼谷最大股東。陜西鋼谷于2015年4月9日注冊,注冊資本5億元。下設鋼谷網、布谷資訊兩大運營平臺,采用O2O運營模式,實現B2B在線交易。鋼谷網官網上明確提出“計劃2018年在創業板上市”。
記者查詢發現,陜西鋼谷的股東均為自然人,其中陜西鋼鐵大亨李黑記出資3.5億元實現控股。2011年,胡潤研究院在海南發布的《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顯示,李黑記以45億元財富成為“陜西首富”。
因違規被立案,上海厚豐“決定暫停”股權轉讓事宜的商業談判。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厚豐直接持有*ST皇臺3477萬股,以28日12.02元/股的收盤價計算,上述股份對應市值約4.18億元。去年4月17日,*ST皇臺曾公告,新疆潤信通花1億元獲得上海厚豐的100%股權,成為*ST皇臺的間接控股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