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酒企水井坊、酒鬼酒相繼摘帽,惟獨皇臺酒業向深交所提交摘帽申請后遲遲沒有下文。與此同時,皇臺酒業屢次陷入債務訴訟,重組流產,急需新的資本介入;逝_酒業日前對外發布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正在進行轉讓公司股權事宜的商業談判。業內指出,存在兩種可能,第一,有新的資本看中皇臺酒業,進行優質資產的再投資;第二,皇臺酒業意圖賣殼求生。
第一大股東籌劃轉讓控股權
6月14日,皇臺酒業發布關于重大事項的停牌公告稱,近日接到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厚豐”)的通知,上海厚豐正在進行轉讓公司股權事宜的商業談判,如談判成功將涉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厚豐直接持有皇臺酒業3477萬股,持股比例為19.6%,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表示,此次轉讓股權存在兩種可能,第一,有新的資本進入皇臺酒業;第二,皇臺酒業意圖賣殼求生。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指出,皇臺酒業上市多年,在區域內有一定知名度,不排除有公司看中其品牌價值及上市資質,進行優質資產的再投資。皇臺酒業現處于低谷期,投資價格較為劃算。而新的資本進入后重新構建產業結構,將有利于皇臺酒業摘帽。
據皇臺酒業公告顯示,4月21日,皇臺酒業向深交所提交了撤銷對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皇臺酒業證券部工作人員楊新年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原則上摘帽申請提交兩個月內會有反饋消息,這也意味著最遲在6月21日,皇臺酒業能否摘帽便會有定論。記者詢問其上海厚豐籌劃轉讓控股權一事, 他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債務纏身拖累摘帽
上海厚豐籌劃轉讓控股權的時機極為微妙,正卡在皇臺酒業摘帽進程的關鍵時間點。去年,皇臺酒業順利扭虧為盈,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4.41萬元,在業績方面具備了摘帽條件。然而業績扭轉并非意味著摘帽已成定局,自去年6月以來,皇臺酒業對外公告的合同糾紛、債務糾紛便有多起,訴訟標的金額高達3億多元。而皇臺酒業2015年全年凈利潤僅為650萬元,很難補足債務訴訟帶來的財務危機,不排除會有停牌退市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原告中不僅有過去的合作對象,還包括皇臺酒業的二股東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及后者的控股股東甘肅皇臺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朱丹蓬表示,皇臺酒業股權構成復雜,內部股權結構頻繁變動,現其業績低迷,股東對其信心匱乏,造成頻頻討債的局面。目前皇臺酒業身陷債務糾紛漩渦,若無外來資金注入,隨時可能崩盤。
事實上,皇臺酒業也在實施自救,此前,其宣布擬以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配套融資的方式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這也被業內解讀為皇臺酒業在退市危機之下,有意賣殼以解除眼前困境。重組計劃失敗后,4月其發布公告稱收到甘肅省葡萄酒協會對公司葡萄酒新產品開發項目給予的500萬元專項補助資金。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政府補助》的有關規定,上述補助款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2015年當期損益,預計將對凈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主業不振難出泥沼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自2000年上市以來,16年時間里皇臺酒業主業疲軟,營業收入始終在1億元左右徘徊,并先后3次出現連續兩年業績虧損,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了1190萬元和1.16億元;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了5083萬元和5881萬元;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分別虧損了2930萬元和3929萬元,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在皇臺酒業今年4月30日發布的公告中,董事馮瑛對于《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全文及正文》投了棄權票,并表示,皇臺酒業公司一要不斷加強經營管理工作,強化主業;二要把流動資金主要用于主營業務上,積極發展公司的生產經營;三要降低財務費用、降低管理費用、降低營業成本等;四要切實尋找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原因。“2016年度一季度是銷售旺季,為何在旺季還出現虧損?近年來,皇臺主營業績連續下降,為什么自身存在的問題自己不愿意找?”
正一堂戰略咨詢公司董事長楊光指出,皇臺酒業構成較為復雜,使其忽視了自身的發展,導致業績一度受挫,F在優質企業尋求上市有多種途徑,殼資源的價值降低,皇臺酒業僅靠重組或賣殼逃避危機并不實際,只有腳踏實地做市場發展業績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