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啤酒連續三年減產 今年能否觸底回升
與進口啤酒和手工精釀啤酒的高速增長不同,國產主流啤酒從2014年開始,產量連續三年下滑,2016年國內啤酒上市公司中, 僅兩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國內啤酒企業到底面臨怎樣的狀況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我國啤酒行業全年總產量為4506萬千升,相比于2015年的4715萬千升,同比下降4.4%。這已經是我國啤酒行業自2014年以來連續三年減產。
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志斌:從2014年到2016年底,接近三年的時間中國啤酒總的消費量或者國產啤酒的產銷量累計下降超過10%,啤酒行業到了一種高速增長一二十年以后比較正常的結構的調整期。
與啤酒行業全年總產量減產相對應的,是國內大部分啤酒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同比下滑。
招商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 董廣陽:啤酒行業的下滑其實這兩年跟飲料行業是一樣的,因為都是經濟下滑導致我們對傳統飲料的需求下滑了,因為啤酒行業跟很多投資回落 工地減少都相關,它是基礎的消費品。
雖然三大啤酒巨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凈利潤下滑,但是一些區域性的啤酒企業卻出現了凈利潤的增長。重慶啤酒在經歷了連續兩年虧損后,2016年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情況下成功扭虧,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366.2%。而A股市場2016年唯一一家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的企業是珠江啤酒。2016年珠江啤酒營業收入35.4億元,同比增長0.74%;凈利潤1.13億元,同比增長36.96%。
不過,也有媒體質疑珠江啤酒凈利潤增長是因為獲得了廣州市高達8.43億元的補助。珠江啤酒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政府補貼是對新廠搬遷?顚S玫难a償,在去除七個多億的建廠和安置費用之后,剩下的款項用來補貼報廢資產損失。
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志斌 :我們的營業利潤從報表上反映下降是事實,但是我們去年的營業利潤這一塊,我們是計提將近了七千萬的搬遷資產報廢的損失計提。也就是說這一塊計提了損失減少了我的營業利潤,我剛好要把政府給我補貼的錢要來補到資產的損失。一加進去實際上我們的營業利潤跟我們的利潤總額增長基本上是成比例的。
總體來看,2016年中國啤酒行業發展并不如意,和高速增長的白酒行業相比甚至可以用慘淡來形容。不過進入2017年,啤酒行業似乎有了回暖的跡象。多家在A股上市的啤酒企業2017年第一季度出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其中重慶啤酒一季度凈利潤4800萬元,同比增長達到90.97%,而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一季度凈利潤均同比增長10%左右。而自今年五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持續高溫,也為啤酒行業的回暖加了一把火。
招商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 董廣陽 :八個季度的下滑之后,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有所改善,就是在這個下滑之后可能會有一個企穩,因為可能產量下滑之后基本上達到了一個產銷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