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行業最熱的話題就是烈酒的增長,這也引發了經銷商的普遍關注。而從資本層面,烈酒產業也是變局叢生:中國投資公司高瓴資本歷時5年收購蘇格蘭烈酒生產商Loch Lomond即將水落石出;洋河與帝亞吉歐合作,推出中式威士忌“中士忌”……
而從國內企業來看,張裕去年實現了白蘭地的布局,高端主推可雅品牌,中檔珍藏五星,今年又推出了新銳五星,迷霓系列主要做小支裝,定位年輕消費群體;其他國產酒企業也紛紛推出白蘭地產品,希望能趕上這波熱潮。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走出酒吧,烈酒漸入“尋常百姓家”
對于烈酒的反映,小編在調查過程中,出現了兩個極端:一部分酒商認為威士忌、白蘭地等烈酒已經沖破渠道枷鎖,從夜場酒吧等相對封閉的渠道,進入到了家庭休閑品飲市場;也有一部分酒商認為,烈酒火爆更多是一種炒作,跟消費市場的結合還需要時間。但一個相對統一的觀點認為,烈酒的渠道在擴容!
從威士忌和白蘭地的原有市場來看,KTV、酒吧、高檔餐廳、會所,是其主要銷售終端。長沙五城國際貿易公司劉思淼總經理說,“洋酒以前更多是做夜場,現在開始進入家庭消費,尤其是威士忌和白蘭地。”隨著中國中高層收入者增多,尤其是城市白領,他們傾向于嘗試一種新的休閑方式,邀三五好友到家里,很隨意地打開一支威士忌或白蘭地,享受休閑輕松的時光。劉總介紹說,五城國貿代理著芝華士、馬爹利、絕對伏特加等眾多烈酒,現在芝華士的銷量最好,月均出貨量超過3600件,而且從采購渠道來看,商超、餐飲在逐漸加強,影響面不斷擴大。
烈酒以前發展受阻,很大程度在于夜場渠道的封閉性,無法融入日常渠道,也就很難成為主流酒種,但現在有了走出夜場的苗頭!
2、白酒頭部拉升,騰挪出市場空間
今年白酒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高端品牌淡季紛紛漲價,比如茅臺、五糧液,終端成交價格接近甚至超過2000元,呈現一種頭部品牌價格持續拉升的態勢;而進口葡萄酒,還在消化歐餐酒的沖擊,價格帶雖有所提升,但主流消費產品與中高端白酒的價格仍有較大差距。因此,烈性酒逐漸在300~1000元價格帶實現了突破!
福建泉州的輝煌酒業公司運作著洋河、郎酒、多品牌的威士忌和白蘭地,以及很多法國列級莊和澳洲紅五星酒莊。總經理秦書海給小編做了個對比,白酒的消費基數大,利潤薄,壓貨較大;列級莊和紅五星都是相對稀缺資源,需求量大的時候需要調貨;而威士忌和白蘭地因為其價格適中,利潤較高,庫存適中,逐漸成為公司比較側重的產品,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雖然單次拿貨量不大,但二次拿貨率是最高的!
烈酒市場起勢應該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價格帶就在那里,產品也一直在市場上流通,但烈酒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對于品牌和文化的整體包裝,對于消費潮流的引領,值得我們學習。
3、一陣風,還是一場真正的變革?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中國市場上的烈酒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實現了26.99%和6.24%的增長,遠超進口葡萄酒和啤酒。烈酒會不會成為酒業市場的“下一座金礦”呢?
關于烈酒未來的發展趨勢,劉思淼認為,烈酒的發展是一種必然,它有著存在的消費基礎,那就是葡萄酒帶來的進口概念和白酒價位提升留下的市場空間。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烈酒必然會成為中國酒水市場的“攪局者”,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小品類的突圍。秦書海也認為,烈酒增長首先是從消費端引發的,然后才是資本的深度介入,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而且,從消費人群來看,現在的80、90后們,更加喜歡嘗試新的消費方式,他們的追捧將會沖擊原有的格局!
但也有反對者認為:當前烈酒增長是白酒提升、葡萄酒下滑格局下的一種自然表現,還要繼續觀察。也有酒商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北京金喜祥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慶柱認為,烈酒需要鞏固市場根基。現在的增長有著很多的元素,比如價格、金融、消費嘗鮮等。但其根基是要在商超和宴會市場站穩腳跟,才能真正的影響到消費層面,才能起量。因此,無論是威士忌、白蘭地,還是伏特加、波特酒,關健是要融入到消費中去,布局渠道,實現真正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