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即將來臨,啤酒企業均在磨刀霍霍,準備在旺季來臨之前借勢熱點營銷,為今年的銷售添一把火。然而蘭州黃河(000929.SZ)的股權之爭卻在此時升級,從暗戰升級為明爭。
近日蘭州黃河在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時,公開與二股東撕破臉,直指對方因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心懷不滿處處掣肘發難。業內人士認為,這對本已身處困境中的蘭州黃河來說是雪上加霜,尤其是銷售旺季來臨之前,內斗勢必會對其業績和股價造成沖擊。
業績每況愈下,內部分崩離析,昔日的“西北啤酒王”因股權斗爭,抖落了一地雞毛。
股權之爭,暗戰變明斗
在延期近半個月后,6月6日,蘭州黃河回復了深交所的問詢函。其中,蘭州黃河羅列了6起訴訟,披露日期自2017年6月開始,延續到今年,主要是第二大股東湖南昱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昱成”)與蘭州黃河、間接控股股東甘肅新盛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盛工貿”)和關聯企業蘭州黃河企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黃河集團”)之間的相關訴訟。
蘭州黃河在上述問詢函中公開指責湖南昱成,認為這些訴訟的起因是,2016年5月湖南昱成主導的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后,湖南昱成遂對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公司決策層心懷不滿,處處掣肘發難,“這些訴訟與公司正常管理和經營業務沒有直接關系。”
在此之前,蘭州黃河大股東與二股東之爭已經早有苗頭,但此次問詢函的回復,更是將蘭州黃河的股東鬩墻公開曝光。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蘭州黃河的控股股東為蘭州黃河新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盛投資”),其持有21.5%的股權;新盛工貿持有新盛投資50.7%的股權;新盛工貿54.05%的股權被楊世江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也就是說,楊世江實為蘭州黃河實際控制人。
此外,蘭州黃河第二大股東湖南昱成持有上市公司8.88%的股權,和大股東新盛投資(截至2016年年底持股20.61%)49%的股份,以及新盛工貿45.95%股份。按此計算,湖南昱成(董事長為譚岳鑫)是蘭州黃河的 “地下大股東”。大股東與二股東所持股份接近,這也為蘭州黃河日后的股東內斗埋下隱患。
據了解,在2008年,湖南鑫遠、黃河集團、新盛工貿簽訂了三方協議,約定對上市公司進行重組,并為此進行了利益分割。直至2015年,蘭州黃河推出一份重組預案,若重組成功,湖南昱成旗下房地產投資公司鑫遠集團將注入上市公司,二股東將借機上位成為實際控制人。然而隨著2016年楊世江和新盛投資分別違規減持股票,被深交所給予了公開譴責的處分,造成該重組方案流產,二股東的上位計劃泡湯。
自此,大股東和二股東為股權爭奪短兵相接。湖南昱成為此提起多項訴訟,并以股東身份提出要求解散新盛投資和新盛工貿。今年5月4日發布的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中就曾披露,公司董事會收到股東湖南昱成投資有限公司送達的《關于切實履責不將蘭州黃河新盛投資有限公司的股份計入蘭州黃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股東大會有表決權股份的函》。
為此藍鯨產經記者致電蘭州黃河證券部,對方工作人員僅表示,上述股權紛爭不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世界杯召開在即,國內外的啤酒企業均在加碼旺季營銷,而蘭州黃河在此時自曝其短,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內部股權斗爭已經激烈到很難顧忌到企業的銷售旺季。這對蘭州黃河的業績、股價,均將造成負面影響。
頻繁被通報,挑釁監管
蘭州黃河股東爭斗的鬧劇,連帶揭發了一宗土地交易背后的隱情,以致蘭州黃河數次被警示、通報,公司信譽嚴重受損。
據了解,2017年12月,蘭州黃河擬以2068.78萬元的價格向間接控股股東新盛工貿轉讓77.84畝土地。該土地為蘭州黃河在2003年10月以評估值4032.36萬元自公司原控股股東蘭州黃河集團處收購所得。
緊接著,二股東湖南昱成表示,欲以7784萬元的價格搶購該地塊,該價格為大股東出價的近四倍。此舉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從而暴露出,上述土地交易中,蘭州黃河未充分、準確披露影響土地價值的重要現實因素。第一,該宗土地已被規劃為住宅用地,使用權到期前均可申請土地性質變更成住宅用地;第二,蘭州黃河披露該地塊自2003年以來的年租金一直為185萬元,與實際情況不符;第三,前述土地截至目前仍登記在黃河集團名下,未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導致蘭州黃河重要資產權屬不清;在交易所督促下,蘭州黃河直至2018年1月19日才將相關土地使用權未及時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信息予以披露。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蘭州黃河就以上77.84畝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尚未辦理過戶手續一事,說明相關權證尚未辦理過戶的原因、辦理過程的最新進展、主要困難、公司已采取的措施、預計辦理完畢時間等問題。
蘭州黃河表示,由于相關權證辦理過戶存在實質性障礙,經公司與黃河集團協商一致,通過后者向公司做出不可撤銷承諾,以及黃河集團法定代表人楊紀強和新盛工貿法定代表人楊世江分別對黃河集團向公司所做承諾再做出不可撤銷承諾保證的方式,解決因種種歷史原因而遺留下來的該宗土地產權瑕疵問題,以避免因該宗土地產權瑕疵而給公司利益和未來發展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蘭州黃河證券部工作人員在采訪中對記者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后續計劃,一切以公告為準。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貝貝告訴藍鯨產經記者,蘭州黃河與黃河集團的上述做法的特殊性在于,同樣做出承諾保證的楊世江同時是土地使用權實際所有人蘭州黃河公司及該宗土地地上建筑物所有人蘭州麥芽的母公司新盛工貿的法定代表人,使得該聲明更具上市公司權益保障上的說服意義,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外部疑慮。另外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在于,各方承諾事實上是土地使用權權益歸屬爭議各方認同了該宗土地使用權歸屬于上市公司,應當關注上市公司對該宗土地是否存在后續的兜售計劃。
但是據了解,因上述土地交易涉及多項違規操作,深交所分別對湖南昱成、新盛工貿、黃河集團以及蘭州黃河董事會秘書魏福新、董事陳衣峰下發監管函,并且對蘭州黃河及相關人員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計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此外,蘭州黃河還收到了中國證監會甘肅監管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實質上,蘭州黃河的公司信譽度已然受到波及。
主業不強,副業不成
陷入股東爭斗的蘭州黃河,已是一地雞毛,業績增長也自然受到重創。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蘭州黃河一季度財報發現,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1.54%,凈利潤虧損557.8萬元,同比下滑131.62%。對此,蘭州黃河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咎為,報告期內因證券投資取得收益較上期減少,使得各項經濟指標較上期下降。
事實上,據財報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7年,蘭州黃河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96億、7.02億、6.77億和5.96億,同比分別下滑10.36%、11.79%、3.48%和12.01%。凈利潤分別為7790.23萬、6882.16萬、-2509.36萬、1623.6萬,同比增長分別為207.23%、-11.66%、-136.46%、135.3%。
不僅主營業務一路下滑,蘭州黃河一向引以為豪的投資收益也并不穩定。2015-2017年,蘭州黃河證券投資損益分別為1604萬元、-2146萬元、6130萬元,占對應期間企業的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69.17%、121.98%、63.28%。這也說明,證券投資對其經營業績影響較大。
為此,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蘭州黃河詳細說明扣除前述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收益后,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的經營業績以及是否存在主營業務缺乏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公司相關投資收益是否可持續。
蘭州黃河解釋稱,公司經營業績主要由主營業務業績和證券投資業務相關收益兩部分組成。扣除前述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收益以及其他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公司2015-2017年凈利潤為1870.00萬元、-1056.00萬元和442.00萬元。因公司產品屬于區域性啤酒品牌且處于與國內外幾大品牌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導致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業績有所下降。“公司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積極應對。未來主營業務業績下滑的勢頭有望扭轉,發展仍然具有可持續性。”
對于投資收益方面,蘭州黃河稱,公司用于證券投資的本金為1.5億元,自2010年進行證券投資以來,未再新增投資,證券投資資金未占用公司主營業務資金流,對公司主營業務不會產生影響。且公司自2010年開始進行證券投資以來,除2011年和2016年因受資本市場大環境影響導致證券投資產生虧損外,其他年度均為盈利。因此,公司認為相關投資收益雖受資本市場大環境影響,但在短期內仍有持續性。
啤酒營銷專家方剛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蘭州黃酒屬于區域性酒企,本身體量不大,主業副業均表現不佳,內外交困使業績陷入低迷,目前并沒有看到業績改善點。
朱丹蓬則在采訪中指出,蘭州黃河作為地域性啤酒企業,受眾范圍有限,而受到氣候影響,其旺季周期較廣東地區更短,天時地利均不占據優勢,F在企業內部失和,導致管理混亂,致使主業不振,業績陷入低迷,長此以往或進入惡性循環,若沒有新的優質板塊并入,企業前景很難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