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6月10日,貴州茅臺還沒有對《監管工作函》做出回應。6月5日下午,2019年貴州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上,網上投資者問得最多的是貴州茅臺(600519)關于大股東茅臺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的相關問題,但副總、財務總監何英姿和董秘樊寧屏均以“謝謝您對茅臺的關心”回復,并未正面回應。
5月29日,貴州茅臺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參會股東創歷史新高的火爆場面猶在昨日,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在會上的發言向股東們釋放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信號,股東們也對萬億市值的茅臺下一步發展翹首期盼。而貴州茅臺營銷事件就像茅臺集團親手埋下的一顆炸彈,在中小股東集體奔向茅臺的道路中,成為繞不過的一道障礙。近幾日接連遭遇投資者網上“拷問”,試問貴州茅臺還能否保住“龍頭酒業”的人設?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實際上,茅臺董事長李保芳沒少為集團成立營銷公司一事費口舌,在股東大會現場,李保芳還對股民強調說:“請大家放心,大股東不會與中小股東爭利,一定是守法的、一定是符合反腐要求、一定是符合股東權益,也一定會對大家負責,信守承諾。”同時,他指出集團營銷公司的成立是應相關方面要求而落實。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背景,即反腐、管控和促發展。此外,他表示:“在營銷公司這個問題上,貴州茅臺的管理層不糊涂,你們是東家,我們會和大家坦誠交流。貴州茅臺不會侵害你們的利益,在重大事情上不會做不負責任的決策。”
但是投資者卻提出了這樣的質疑,“如果說成立茅臺集團營銷公司是根據有關要求,其背景和初衷第一個是為了反腐。那是否意味著在股份公司層面銷售茅臺酒就無法反腐或者無法很好地反腐?”也有投資者指出,茅臺集團控股的電商公司董事長聶永因涉嫌受賄被逮捕,集團的子公司因監管不力,同樣會出腐敗問題。”甚至有投資者認為茅臺公司設立集團營銷公司有三個“逆“,一是逆市場化。計劃控價手段同市場定價機制相沖突;二是逆法制化。同上市承諾和證券法規相沖突,茅臺招股說明書中有“不搞同業競爭,不利用控股地位從股份公司轉移利潤”的承諾;三是逆形象化,和茅臺可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完美旗幟的形象目標有沖突。在微博平臺上,網友“茅臺900元真不算高”儼然成了茅臺中小股東的代表,連發兩信訴諸衷腸,以2000+的轉發量贏得熱議。
對于這一還在進展中的事件,香港博文基金董事長王文認為,成立集團營銷公司是貴州茅臺在破壞自身的“人設”,但這并不會對公司造成過多的影響,因為公司的品牌效應依然存在。確實,就在茅臺股東大會召開的前2天,中金公司曾發布一篇研報,聲稱茅臺未來10年營收和利潤有望增加10倍以上。數據盡管存在爭議,但根據貴州茅臺一季度季報,其目前所呈現出的,確實是一片融合向好的態勢。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也表示,貴州茅臺是不用操心的企業,其核心的終端需求仍舊沒有改變。茅臺旺銷的核心是其巨大的價差和漲價增值預期,能溢價銷售是營銷的最高境界。
無獨有偶,但斌對于茅臺營銷公司事件,近日也曾表示無論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都不妨礙龍頭白酒的長期價值。“從長遠看,除非中國被貿易戰打垮,出現茅臺酒連出廠價都賣不出去的情況,否則,國強民富的背景下,因為地理環境因素,茅臺酒長期供不應求,想喝美酒付出稍高價格是大概率事件。歷史潮流滾滾向前,大浪淘沙……但只要赤水河在流淌,中國的白酒文化不變,圖騰品牌的茅臺酒就會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是的,只要赤水河在流淌,茅臺這艘大船就會一直航行,無數股民成為推動它前進的引擎,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茅臺離不開股民,股市離不開規則。已經經歷了太多的茅臺,在向“千億”目標沖刺的關鍵時刻,一步都不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