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息透露,集高端商務會議和休閑度假功能于一體的黃酒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將于明年正式開建。據了解,黃酒文化國際交流中心位于黃酒小鎮東浦片區內,總投資約10億元,占地面積120畝。黃酒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將打造成為黃酒小鎮內高規格的游客接待及會務交流中心,其建筑風格以江南酒鄉園林庭院為主。
該項目方案正在深化當中,將于明年正式動工。建成之后,這里既能滿足日常的住宿、接待,也能舉辦黃酒品鑒交流會之類的商務展會。酒店三面環水,屆時,入住其中,客人還能體驗一把水上人家的樂趣。
目前黃酒小鎮已與繪璟軒順風鏢局、四娘臭豆腐、陳記扯白糖、李記醬貨鋪、嵊州醉小籠、越窯日鑄茶、藕粉小鋪、泰辰居茶樓、享紹閣等9家商戶簽訂招商合同,5月底古鎮核心區一期7家業態已試營業,本月初云集昌記酒坊和同泰當鋪也將試營業。
在此前發布的全國特色小鎮名單中,呂梁市汾陽市杏花村鎮、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等以酒聞名的小鎮名列其中。此外,在山東蓬萊、浙江紹興、新疆吐魯番、河南洛陽、江西李渡等地,一批酒業小鎮也正在建設當中,成為“酒文化旅游”未來可期的新增長極。
主打文化牌應對新機遇
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專家組組長梁邦昌認為,白酒行業發展到當下,它的進一步的發展、提升,本身需要做到文化的提升、彰顯,這樣方能更好的“走出去”。
現今很多酒企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都說自家的酒是“老窖的”、自家的酒是“原漿”的、自家的酒是“洞藏”的、“年份”的、“純糧”的等等,“老一套”東西可以用,但是白酒本身的內涵、價值,以及它自身的品味顯示不出來;原先這些酒企可能更多的是從工藝、技術的角度來做一些推廣,不會結合文化;今天,它要作為一個文化產品來傳播,作為文化傳統“先行物”,然后人們才會知曉為何要喝這種酒;白酒不能停留在一個消費產品層面上,一定要變成一個文化產品。
歷史文化對白酒來講有幾個方面是應該得到重視的:它的悠久性,它的連續性,它的適應性,它歷史文化的節點效應。所以白酒行業今后可以在酒文化上大做文章。
梁邦昌表示,有些文化節點上的成效不是立竿見影的,它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停留然后再爆發。實際上一些名酒現今的業績,緣于非常善于總結、弘揚歷史文化的節點;有很多品牌不是沒有這個因素,而是它不善于在這方面進行總結繼而進行提升;從許多案例來看,白酒這個行業勢必將走上文化傳播這條道路,依此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走出適應當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