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訊,湖南以白酒為主導的酒類產業曾經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享有較高聲譽。但在21世紀前十年的酒業發展黃金時期,湘酒產業未能很好抓住機遇,產業發展一度徘徊不前,與其他省份差距逐步拉大。為重振湘酒雄風,做大做強湘酒品牌,近期,省經信委深入全省開展實地調研,形成了《湖南酒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調研報告指出:湖南曾經擁有邵陽酒廠、回雁峰酒廠、湘泉酒廠、白沙液酒廠、常德酒廠“五朵金花”,在全國白酒行業具有重要地位。擁有一些名優產品,有4種白酒曾經5次在國家酒類評比中獲獎。比如,武陵酒獲國家質量金獎,德山大曲、瀏陽河小曲、白沙液獲國家質量銀獎。上世紀90年代,酒鬼酒打入高端白酒市場,一度“價”壓茅臺、五糧液,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湘泉、內參、湘窖、邵陽大曲、開口笑、回雁峰、錦江、南洲大曲等白酒品牌享譽全國或成為區域性知名品牌。
產業規模一度處于全國前列。2001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總產量816萬千升,其中湖南白酒產量42.5萬千升,占5%,居全國第5位。在2002-2012 年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中,湖南白酒產業徘徊不前,2013年退居全國第14位。經過近年來的趕超,2017年提升到11位。2017年,全省擁有酒類生產許可證的企業167家。其中白酒企業102家、啤酒企業16家、葡萄酒企業10家、黃酒企業18家、果露酒等其他企業21家。全省各種酒類生產企業總產量108萬千升,其中:白酒29萬千升、啤酒72萬千升、葡萄酒1萬千升、黃酒等其他酒6萬千升。
湖南酒業發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產業規模存在差距。2016年,湖南省規模以上酒類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71億元,占全國(8999億元)的1.9%。其中,湖南省白酒產量30.6萬千升,較湖南省2001年減少12萬千升;占全國總產量2.2%,較2002年下降2.8個百分點;產量不到四川(402萬千升)十分之一,約占河南(118萬千升)四分之一、湖北(90萬千升)的三分之一。
二、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湖南省酒類生產企業中,僅酒鬼酒、湘窖產值過10億元。湖北白酒曾長期落后于湖南,目前已進入全國前五名,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900億元,相當于湖南省的5.2倍。其中稻花香、白云邊、枝江等企業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湖南省實際年產量超10萬噸的啤酒企業僅燕京衡陽公司,而省外大型啤酒企業產量均超30萬噸,廣西漓泉啤酒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由于龍頭企業帶動力強,四川宜賓、瀘州、邛崍和貴州仁懷、江蘇淮安等著名酒鄉,形成了白酒企業以及包裝等配套產業相互促進、快速發展的格局。茅臺酒廠帶動貴州茅臺鎮發展酒企300多家,而湖南省常德、自治州、邵陽等酒鄉,相關配套產業依然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