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牌維護和建設明顯滯后。在21世紀初的白酒行業“黃金十年”,酒業大省紛紛實施名牌戰略,提升本地酒業市場影響力。貴州省舉全省之力,搭建省級酒類推廣平臺,爭取國家平臺支持提升酒類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以茅臺、習酒、國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品牌蜚聲中外,以貴州醇、青酒、鴨溪酒等為代表的濃香型品牌深受消費者認同和青睞。湖南省白沙液、湘泉等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白酒品牌沒有得到很好維護。目前,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白酒品牌僅酒鬼一家。隨著省外一線名酒品牌的擴張和周邊二線品牌的不斷滲透,省內白酒品牌面臨“進不可攻,退不可守”的生存危機。
近年湖南酒業發展出現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點:
1、市場競爭激烈。酒業是高度市場化的傳統產業,品牌建設與維護投入大、成本高,酒企投入自身能力不足,推動發展難度大,湖南省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推動酒業發展認識不夠統一,對酒業品牌的支持相對滯后。四川、貴州、湖北等省則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如四川、貴州省推動共建“中國白酒金三角”、打造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統籌編制區域白酒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建設酒業發展平臺和產業園區,打造集白酒生產、包裝、倉儲、銷售、物流、會展、旅游等為一體的酒業集中發展區,連續舉辦多屆國際酒博會進行品牌推廣。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促進酒業發展。如:河南省政府出臺《酒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安排豫酒發展資金5000萬元重點支持企業改造升級、骨干企業升級晉位獎勵等,設立豫酒產業子基金重點支持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建設。云南省從2011年開始,省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支持釀酒產業發展。湖北省每年召開一次“湖北酒業大會”,2014年又制定了《做大做實做強白酒產業行動計劃》強力支持酒業發展。湖南省雖然出臺過一些促進酒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2011年出臺《關于促進湘酒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但與周邊省份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3、消費市場引導培育不力。湖南是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水井坊等名酒的重要市場和廣告投放區,瀘州老窖精品特曲全國銷量最大省份。歷次高檔白酒消費潮,湖南是茅臺、五糧液等率先賣斷貨的區域之一。目前,湖南白酒年銷售額近300億元,本土品牌僅占1/3,且呈下降趨勢。
4、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缺陷。酒業有個共識,“四川人會釀酒,湖南人會賣酒。”湖南并不缺乏酒類營銷人才,省內酒類營銷企業均做得比較成功。但是,由于缺乏鼓勵扶持政策,湖南引進釀酒領域中高端人才渠道不暢,原有營銷隊伍流失嚴重,往往自立門戶經營酒類營銷企業。有些出于感情因素早期經銷省產酒,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消費引導,也逐步轉向經營外省名酒,形成賣省產酒少、經營外省名酒多的經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