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產業在瀘州市經濟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瀘酒聲譽”牽動著全省、乃至全國白酒行業的神經。
隨著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瀘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本著“越是低谷期,越要抓安全”的監管理念,大力營造政府重視、部門嚴管、企業自律的良好監管氛圍,嚴厲打擊白酒違法違規行為。
為加強對白酒質量安全的監管,瀘州市政府發出了《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規范白酒企業生產行為,強化白酒生產原料質量控制和出廠檢驗,建立了白酒質量安全授權制度,明確要求嚴控塑化劑污染、嚴禁無依據標注“年份酒”和嚴格規范標簽標識。
同時,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領導責任、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重點解決白酒質量安全協調機制、部門履責、企業自律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和隱患。
瀘州市局加強了對持證企業的規范和管理,對白酒生產企業租賃、混用生產設施現象進行嚴格整治。目前已有近70家問題企業全面開展整改,其中34家已整改完畢,預計2016年底將基本根除上述行為。
該局還對轄區內1065家白酒生產單位的生產工藝、生產設施等質量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清查和登記,建立了統一的白酒質量安全監管檔案,做到企業基礎信息、違法記錄可查詢,生產原料、出廠產品可追溯。
同時重點對白酒中小企業和小作坊虛假標識、以次充好、濫用甜味劑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加強對不規范生產企業的抽檢力度,從源頭確保白酒質量安全。
目前,專項抽查白酒530批次,重點查處了一批典型違法案件;強制取締數十家生產以次充好白酒的小作坊,關停近百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白酒小作坊。
此外,該局集中力量對全市散裝白酒生產經營點拉網式排查,檢查進貨查驗、儲存和銷售記錄情況,核查白酒采購食用酒精、香精香料,泡制酒添加中藥材及其他添加物等基本情況,嚴打非法添加行為。
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散裝白酒生產經營點5527戶,責令整改隱患452處,抽取白酒樣品373批次,不合格24批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0起。(羅 丁 楊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