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中,很多品牌都將自己的中遠期目標與“百億”掛鉤,但如今真正的百億俱樂部成員仍屈指可數,對于很多品牌來說,體量破百億可不是“定一個小目標”那么簡單。但隨著復蘇新周期的來臨,在茅臺、五糧液、洋河等巨頭的身后,一批蠢蠢欲動的全國性或區域優質品牌正在列隊集結——他們的野心不容忽視。
隨著習酒、水井坊、西鳳、口子等逐步開啟競速模式,他們讓酒業市場的競爭與追逐程度更為激烈,相比“百億情結”,在“十三五”內他們沖破50億關口則是觸手可及的夢想。
那么這條賽道上,目前大家的“競技狀態”到底怎么樣?“十三五”前哪些品牌又將依次撞線50億關卡呢?
第一集團:
扣關50億,只差臨門一躍
次高端異軍突起的醬酒“新巨頭”
在過去一年多的這波醬酒熱中,茅臺風光無限,郎酒抓緊跟隨,直接拉動醬香白酒市場升溫。但在這片火熱背后,與郎酒一衣帶水的習酒卻悄然發力,給酒業圈送上了一個“感嘆號”。
在2017年交出一份令眾多上市公司羨慕的成績單后,習酒今年提出了沖刺50億的目標,而截至2018年4月底,習酒已完成銷售21億多元,實現同比101%的強勁增長。
如此看來,習酒已經成為50億競爭賽道上的領跑選手,在今年撞線的可能性十分明顯。而對產品線的成功塑造,則是習酒進入品牌快車道的關鍵所在。
2017年,習酒在聚焦戰略下,窖藏1988在次高端異軍突起,將10億元營收納入囊中,同比增長73%,占總銷售額約30%,而今年窖藏系列的占比數據要提升到50%。去年末,習酒簽下陳道明進入“代言人時代”,隨后推出窖藏1988為主打形象的全新廣告,并在央視舞臺表現活躍,品牌影響力亦大為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在茅臺集團中的戰略地位愈發明顯,其逐漸成為茅臺集團在次高端帶的重要戰略補位,更是給加速中的習酒增添了不小的動力。
堅壁清野,悶聲發財的“江西王”
之前有江西酒圈人士透露,四特此前有交出過50億成績單,行業調整末期,其在2016年的銷售規模就已接近50億元,雖然2017年業績暫無相關信息流出,但介于旗下東方韻系列及四特印象等核心產品的大幅度增長,跨過50億門檻對四特來說似乎難度不大。
甚至有可能,“江西王”四特已經超越了50億線,只不過低調地繼續悶聲發大財……
四特對其大本營市場打造的深度與強度一直是行業典范,即使在全國一線名酒品牌的強勢沖擊下,“霸主”地位依然穩固,多年來持續增長。對于外來競品來說,江西市場在四特的打磨下異常難啃,就連全國名酒品牌們也得忌憚幾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四特渠道的高度扁平化,市縣級市場已經被其牢牢占據,多年的培育下來,不管是在渠道市場的建設上,還是消費者信仰與忠誠度的打造上都構建起自己的壁壘。
畢竟,在進攻江西市場上,不是每個名酒品牌都能像洋河全力“鑿”安徽那樣的執著。
西鳳,改革尖兵在振翅
在2017年實現營收31億元的西鳳隨著上市步伐的加速,以及此輪名酒復興浪潮的持續蔓延,正在向50億方向穩步推進,而今年以來的漲價、招股等行動更是為其掙得有力砝碼。
以“多子多福”戰略著稱的老四大名酒西鳳,同樣是謀求飛躍50億標線的中堅力量。西鳳酒在陜西市場長期布局深耕,建造了嚴實的封鎖帶,并且靠在香型品類的差異化優勢,為自己贏得了根據地市場的鞏固。
從去年開始,西鳳拉開了更為強勁的改革序幕,從管理層架構到品牌思維的改革都讓人眼前一亮,產品方面大力聚焦、市場層面因地制宜配套產品與投入,品牌層面則以數字化營銷引領行業潮流。老名酒的潛力正在愈發流露,而改革也給西鳳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動力。
第二集團:
快步追趕,用增速說話
爭“徽酒榜眼”的口子窖與迎駕貢酒
2017年實現36億營收,并取得27%增速的口子窖,從前年調整到位后便開始恢復增長,保持穩中有升的節奏,如果保持現有的上升勢頭,2018年口子窖破45億的概率較大,“十三五”期間沖破50億存在很大的機遇。
前有標兵古井貢,后有同省追趕者迎駕貢的存在,讓口子窖在市場上不容松懈。在構筑“銅墻鐵壁”般的渠道堡壘上,口子窖使出了“一地一策”的市場運作思路,包括省內市場鞏固提升基礎面,深化渠道基礎;省外市場以點帶面、點狀發展、板塊化布局,同時推進安徽具有實力、隊伍的經銷商進入重點區域與發展重點區域有實力的經銷商并重,推進全國市場的布局。
徽酒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全國聞名,多年來口子窖與迎駕貢酒的徽酒老二之爭打得異常激烈,在2017年失去榜眼位置的迎駕貢勢必要發動反攻。好在今年一季度口子窖營收同比增長21.02%,勢頭保持得不錯,繼續保持對迎駕貢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