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清醞華芳,香譽千年”——中國清香型白酒品質與價值高峰論壇在山西汾陽舉辦,清香型白酒企業云集。作為中國·杏花村白酒產業博覽會的亮點活動,該論壇旨在凝聚清香型白酒企業共識,開啟清香白酒下一程的高質量發展。
“真正的輝煌不會被一時的落寞掩蓋,曾經的榮光是激勵清香不斷進取的動力。”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稱,目前清香型白酒崛起,在時與勢上都具備了更加充分、更加成熟的條件,希望清香立足品類高度,在傳承的基礎上,解放思路、放開手腳、抱團發展,重塑品類自信和價值自信,共同唱響、唱熱清香。
當前,醬酒熱浪涌動,濃香蓄勢待發,清香加速突圍,白酒行業的香型競爭已然邁入了新階段。這場高峰論壇也透露了清香型白酒下一程怎么走的頂層設計。
01、不做醬酒,清香白酒堅守不止是品類自信
在醬酒消費成熱點的大背景下,不乏有企業“濃轉醬”。但清香型白酒龍頭對此沒興趣。 5月21日,在汾酒2020年業績說明會明確稱,有投資者問汾酒董事長李秋喜公司是否會有進軍醬酒的計劃?李秋喜明確稱,汾酒是清香型白酒,沒有做醬酒計劃。且到“十四五”末,汾酒要躋身行業第一陣營,未來建成世界一流企業。
釀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釀造技藝精湛、產品風味優雅,這是清香型白酒能夠引領產業傳承發展的顯著優勢,也是其品類自信的源點。 清香的規模優勢也仍然在。在當前的白酒百億陣營中,三個生產清香型白酒的企業,汾酒、勁牌、牛欄山各具特性,有力支撐清香“三分天下”的雄圖。
作為清香型白酒的“領頭羊”,汾酒在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取得了亮眼的業績。2020年,汾酒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90億元,同比增長17.63%;凈利潤實現30.79億元,同比增長56.39%。營收排名第五,增速處于行業絕對領先。
2021年一季度,汾酒實現營業收入73.32億元,同比增長77.03%;歸母凈利潤21.82億元,同比增長77.72%。一季度營收規模,已經超過了2017年全年總額,且本季度營收排名行業第四,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做好清香的汾酒,一再堅定看好清香。李秋喜在本次高峰論壇上又強調,當前,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已在逐步擴大,全國化布局表現出一片向好趨勢,產區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清香型白酒大有可為,也一定要有所作為,我們要堅定信心,相信大清香的未來,堅守共同的清香之路,打造清香標識。”李秋喜稱。 讓清香白酒龍頭堅守的,不止于品類自信,還有消費自信。從現代消費上看,清香在飲酒健康、國際化口感等有明顯的優勢。宋書玉認為,目前清香型白酒獨特風味、品質、文化底蘊三大優勢沒有變化,反而在消費多元、個性、聚焦品質和內涵的行業態勢下愈發明顯。
02、以古喻今,文化講“活”背后的嶄新產業價值觀
除了品質優勢和品類自信,文化一直是清香型白酒的重大優勢。 宋書玉提出,清香型白酒產業在以品質立本的基礎,發展應該提升價值引領。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以古喻今,講好清香新故事,推進酒與文旅融合發展,構建起結合清香歷史文化和現代消費體驗的表達新體系。
提起講好故事,很多人認為,醬香型白酒本輪的成功,離不開在講好故事上的前瞻。其品類的價值隨著一個個故事帶動,進入消費者心智,成功掀起了醬酒消費市場熱潮。
其實,大清香品類中也講了很多好故事。衡水老白干副董事長張煜行分享,老白干在講故事上,經歷了情感訴求、功能表達,到現在的消費者滿足。 從“喝出男人味”這種情懷出發,老白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到后來他們發現很多人對老白干的認知是“不上頭、舒適”,老白干便把品牌定位在“不上頭”。今后老白干又計劃在“入口柔、飲后舒適、醉得滿、醒得快、不上頭”繼續講故事。
青;ブ囡乒景捕üS廠長許錦文稱,堅持大清香概念的青稞酒,借助高原獨有高寒農作物青稞,和地理上高原高寒、生態無污染優勢,講的的是“好而不同”的美酒故事。 汾酒這兩年提出的“活態文化”戰略,更是從汾酒文化的理論化向應用化轉型,是講好故事的更高一層。汾酒通過活化、活用歷史文化,豐富了汾酒、竹葉青酒的歷史文化內涵,提高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活躍度。
活字當頭,看似強調的是與消費者交流和共鳴,背后謀求的是以市場需求為中心的嶄新產業價值觀。
本次論壇上,李秋喜再次強調,在人口迭代、消費升級的今天,清香型白酒應以新穎的表現方式與獨特的新潮文化,探索中國酒文化新的創新表達,將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打造出具有清香韻味的“潮”元素,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03、以產區為旗幟,大清香提升整個品類“抱團率”
產區概念是從國外葡萄酒產業移栽而來的“舶來品”。但神奇的是,概念進入中國,白酒行業對此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并完美實現了“本土化”落地。 究其原因,在于白酒產業貫穿一二三產業,對于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都極具價值。對當地政府來講,當一地的白酒產業集群形成,其發展活力經過集聚后加倍放大,形成了更完整的產業鏈條,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對于消費者來講,產區的優勢,不但在于原料種植、釀造技藝的嚴苛制度化,更重要的是它給消費者心中帶來了品質的安全感、品牌的信賴感。 而對企業來講,整個產業將從收獲由此延伸而來的產業高溢價率。因此,產區在白酒發展中愈發發揮著突出的重要作用,已成中國白酒品質價值的全新表達。
宋書玉提出,作為世界十大烈性酒產區之一和全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呂梁產區政府與名酒企業更應站高謀遠、放眼全局,順應產業生態化發展的新趨勢,圍繞生態發展、零碳戰略等產區發展關鍵領域和長遠思考,積極推進產區生態建設和標準建設,加大對產區自然生態和釀造微生態的保護力度,筑牢清香高質量發展的產區生態基礎。
呂梁市市長張廣勇表示,呂梁將堅持以酒為基、以旅為綱、酒旅融合、多元發展,錨定打造世界酒城、建設酒都呂梁的目標,繼續做大酒產業,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實現“四個5”,也就是白酒產能達到50萬噸,白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白酒產值突破500億,以酒文化為核心的游客旅游突破500萬人。同時,要做足酒文章,在繼續辦好世界酒文化博覽會上,還會全力做好酒融合。
當前,汾陽市正在建設的杏花村酒文旅特色小鎮,這是當地白酒產業在向文化旅游方向上的延伸。汾酒也在推廣的“杏花村酒家”項目,推動當地白酒產業在餐飲方向上探索。
除此之外,還應該有更大的產區概念。黃河流域孕育出了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在此實現了大集中又小分散,這為其抱團發展成為“大清香”產區提供了天然優勢。
立足大清香產區,其實還是以品類為自信,以產區為旗幟,但由此帶來的“化零為整”,將實現清香型白酒的空前團結。在新一輪的白酒品類競爭中,各大香型的競爭不但在品質升級、價值提升,更考驗的是整體凝聚力。
大清香產區,是清香型白酒軍團的一次凝心聚智,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全國清香型白酒集群發展。清香白酒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加強產業協作,整合延伸產業鏈條,合力構建中國清香型白酒產業大集群,才有望真正唱熱清香。(原標題:清香的下一程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