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山東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被曝該公司持股10%的新股東結合部分老員工抗議“維權”,這已是蘭陵美酒近期遭遇的第二次員工股權糾紛。經記者5月22日了解到最新消息,此次維權事件主要原因一是10%持股股東不滿股權分配;二是有內退、離職老員工要求追回占比蘭陵美酒總股2.5%的員工股權購買權。業內人士表示,蘭陵企業復雜,在該公司改制前存在股權架構歷史遺留問題。目前曾經被譽為山東白酒老“四大家族”之首的蘭陵美酒,去年1-11月實現營收2.46億元,凈利潤虧損982.03萬元,近幾年已經退居縣級白酒品牌。如果股權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員工持續內訌將對蘭陵美酒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股權斗爭不斷
昔日山東強勢白酒企業蘭陵美酒近日股權糾紛纏身,抗議事件頻發。5月18日,被曝在股權分配問題上遭遇持股10%股東抗議“維權”。有媒體指出,該股東是今年1月18日最終以8214.74萬元拍得蘭陵美酒10%國有股份的山東覓與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覓與尋電商”)。
目前業內針對該股東抗議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覓與尋電商競拍取得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10%的國有股份后,要求行使股東權利和義務,但遭到蘭陵美酒董事長陳學榮個人抵制;另一種則指出,覓與尋電商收購10%股權后,意欲以10%的股權行使100%的公司決策管理權,進而達到取代現有管理層的目的。
股東抗議“維權”事件迷霧重重,而關于蘭陵美酒另一起員工股權購買權糾紛也未停歇。此次股東抗議事件一周前,蘭陵美酒700多名老員工,事隔數十年得知蘭陵美酒曾存在員工股權后,集體進行抗議維權。經記者采訪,某位蘭陵美酒原職工向記者展示一份名為“關于同意設立山東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批復”的文件。落款日期為1993年的文件顯示,蘭陵美酒公司總股份為8000萬股,其中國家占股40%;法人占股57.5%;內部職工股200萬股,占總股份2.5%,每股發行價格為1.5元。上述原職工同時向記者表示,2010年時由于基本工資才有500元,酒廠高層年薪卻達幾十萬元。辛苦工作幾十年,但最終迫于無奈選擇解決勞動合同。
而關于此事另有媒體報道稱,從臨沂市政府工作組的調查報告獲悉,針對1994年股份制改革職工內部股去向問題,經查,1994年股改時該公司用福利費300萬元購買內部職工股200萬股,準備分給職工,因臨沂市國資部門不同意此做法故沒有向職工分配。1999-2000年蘭陵集團證券部將此股通過產權市場賣出,被集團用于生產經營。因此,所謂的職工內部股是不存在的。
至今,涉事蘭陵美酒以及臨沂市國資部門未針對股東抗議以及員工股權“憑空消失”進行任何官方回應與聲明。而據記者所知,蘭陵美酒原職工將繼續聯名上訪,因此該企業股權斗爭或將持續發酵。
昔日大佬隕落
據了解,蘭陵美酒曾居于山東白酒老“四大家族”之首,強勢主導山東白酒市場。相關數據顯示,1995年,蘭陵美酒的銷售量曾達到13萬噸,居全國第一,與茅臺、五糧液并列為國內白酒的三駕馬車,而蘭陵集團也曾位居中國十大釀酒企業集團。
但今時不同往日,據蘭陵美酒截至2016年11月30日的財務數據顯示,1-11月該公司實現營收2.46億元,凈利潤虧損982.03萬元,企業陷資不抵債困境。而早在2003年,蘭陵美酒虧損額達10.2億元,企業負債12.9億元,已到破產清算的地步。直到2013年,蘭陵美酒公司債務才得到緩解。
業內人士表示,蘭陵美酒沒有跟上白酒快速發展期,缺少消費者基礎與品牌建設,同時自身市場營銷推廣存在問題,最終導致昔日山東酒王淪落至資不抵債。
雖然蘭陵美酒對外業績表現不佳,但近年資本動作頻繁。記者從山東省產權交易中心獲悉,自2010年7月21日起至2017年3月3日,蘭陵美酒先后進行四次國有股權掛牌出售,另有一次涉及青島分公司債券轉讓。
未來之路堪憂
據了解,山東省作為全國第三大產酒大省,并無一家白酒企業上市,地方品牌占據山東白酒市場85%以上的市場份額,發展現狀呈現小、散、弱的特點。
相關資料顯示,山東銷售體量較大的白酒企業目前是花冠酒、景芝酒,營收規模僅為20億-30億元,其他知名酒企如古貝春、扳倒井、泰山等營收規模則在10億元左右,很多縣級酒企規模不到10億元。近兩年發展較快的溫和酒業主要銷售市場在山東臨沂,是蘭陵美酒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近幾年消費升級、行業兩極分化的環境下,已經淪為縣級白酒的蘭陵在面對本土市場白酒品牌溫河酒、景芝酒激烈競爭的同時,還受到一線名酒銷售渠道向縣級市場下沉影響,蘭陵白酒市場份額持續被擠壓、搶占。
業內知情人士對此表示,在此情況下,蘭陵美酒員工內訌、股權紛爭疑點重重,同時該公司董事長陳學榮任命其子為總經理,蘭陵美酒由國資酒企淪為“家族企業”,很容易造成該公司業務體系出現混亂,F有員工積極性將受到打擊;且該公司供應商、經銷商或將因企業丑聞而出現恐慌,轉而選擇銷售其他白酒產品,另謀退路。
蘭陵美酒想要實現長遠發展,首先要合理解決當下的股權紛爭、員工內訌局面,否則企業將會非常被動。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酒企內部如果不能做到同心協力,對外也不會有可以匹敵的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