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茅臺集團應對行業深度調整,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千億級企業的重要戰略階段。為實事求是總結公司“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績,科學準確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態勢,客觀評價內部經營管理和資源能力現狀,科學制定茅臺集團“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確定公司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核心策略、業務戰略及實現路徑,使規劃成為茅臺集團“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戰略宣言和行動綱領,茅臺集團高度重視,專門成立規劃領導小組,從去年6月啟動編制工作。先后開展上百人次的訪談調研,召開5次編制會議,充分聽取和參考包括貴州省、遵義市國資委在內的規劃建議,按照“堅持吃透上情,把握內情,掌握外情”、“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堅持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協調”、“堅持戰略性與操作性相統籌”等原則,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編制,去年10月形成初稿,專門召開專題匯報會、專題審查會,又進行了大量的征求意見和修改,于2016年2月經茅臺集團董事會審議修改后,最終完成定稿。規劃共12章53節,包含外部環境研究、內部資源能力評價和行業對標分析、總體戰略、業務戰略及實施計劃等主要內容。
茅臺集團“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出爐,引起業內外強烈關注。作為中國白酒領軍企業、一張香飄世界的中國名片,茅臺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視野宏大、令人振奮。
毋庸置疑,作為中國國酒,茅臺集團如何實現千億級企業目標,如何成長為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是一件值得國人期待的事情。為此,我們將從本期起,全面解讀茅臺“十三五”規劃。
產融結合投資控股打造千億級酒業航母
茅臺集團“十三五”規劃出爐
東經106°22’,北緯27°51’——赤水河谷茅臺鎮段,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全球酒業關注的焦點。
這里是貴州茅臺(600519)集團的核心主產區所在地。
五一節后的首個交易日,在持續占據“股王”之位兩月有余后,貴州茅臺大漲3.50%,報收260元,復權價創出歷史新高。
上市15年來,“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的桂冠,在很長時間內,一直被這家中國知名品牌所占持有。
業界人士敏感發現,茅臺股價高昂的背后,一個更重要的信號已然升起——貴州茅臺歷史上變革力度更為深遠的企業戰略——《茅臺集團“十三五”規劃》已經出臺,并在集團上下進行緊密部署,強力推進。
這部規劃開宗明義,對貴州茅臺未來五年的企業目標作了自我定位:“致力于成為全球蒸餾酒第一品牌,通過產融結合打造多元化發展的大型酒業投資控股集團,成為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享譽全球的國酒茅臺。”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這部規劃的出臺,標志著茅臺即將從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傳統企業,向有著核心產業,以資本為紐帶、以要素為平臺,跨領域、多元化的國際控股企業集團演進。
未來五年,在貴州這片發展的熱土上,新的貴州茅臺將再造騰飛。
茅臺的走向,不僅事關一家標志性企業的戰略定位,也是中國制造業升級轉型的一個縮影。
一、從明星企業走向產融結合的行業巨頭
目送“十二五”悄然離去,“十三五”如期而至。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上。
——摘自《茅臺集團“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
告別“十二五”,中國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經濟體,在世界經濟放緩,面臨深度轉型的關頭,邁入“十三五”的大門。
2010至2015年,是茅臺發展歷史上面臨經濟下行壓力最大、行業調整最深、市場變化最快的五年。公司在宏觀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中逆勢上揚,刷新了歷史上實力最強、發展最快、品牌影響力最強等一系列記錄。“十二五”期間,茅臺集團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跨越增長,實現白酒產量39.5萬噸,較“十一五”增長92%,年均增長8.93%。其中,茅臺酒基酒產量17.3萬噸,較“十一五”增長72%,年均增長4.13%;銷售收入(含稅)1825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33%,年均增長21.85%;利潤總額994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58%,年均增長23.49%;上繳稅金660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22%,年均增長22.85%;工業增加值1404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73%,年均增長26.45%。
今天,貴州茅臺,再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關口。
與5年前不同,站在“十三五”起跑線上的貴州茅臺,已是不折不扣的“巨無霸”企業:股票市值,已從五年前的1700多億元,增長至今天的3000多億元,茅臺集團資產總額突破千億大關,達1050億元,而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超過國際酒業巨頭保樂力加,貴州茅臺股份的盈利水平已躋身國際釀造業的第一陣列。而貴州茅臺的品牌估值,更是頻頻亮相于全球品牌價值五百強的陣營,與可口可樂、帝亞吉歐等飲料大牌比肩。
企業界,對這個中國品牌的未來走向,尤其是它剛剛宣布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尤其關注。
“面對‘十三五’,我們與世界一線企業為參照系,高標準制定戰略規劃,讓茅臺發展成為引領產業的茅臺,追求卓越的茅臺,創新驅動的茅臺,生態和諧的茅臺,享譽全球的茅臺。”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這樣表示。
作為中國白酒業的領軍企業,貴州茅臺“十三五”呈現的是一種怎樣的自信?透過這份精心描繪的5年藍圖,人們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茅臺,正在浮現——
到2020年,貴州茅臺集團的白酒產量將達到12萬噸,龍頭產品茅臺酒的產量達5萬噸,整體收入達到千億元級,綜合效益穩居行業第一;在集團內部培育2至3個上市公司,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地位,把茅臺集團打造成產融結合的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成為享譽全球的國酒茅臺,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引領帶動中國酒業健康發展,助推貴州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以核心產品為基礎,以資本為紐帶,未來的大茅臺時代,已經突破了傳統制造業的單線模式——傳統核心產品積累的現金流,通過股權、投資等手段,進入金融、大健康、旅游、物流等相關領域,由此為企業的成長,打造新的增長平臺。
茅臺集團在規劃中如是表達:堅持“一品為主,系列開發,確保做好酒業文章,做精主業,上下延伸,理性拓展酒外天地”的戰略總思維;堅持“改革、創新、發展、協調”的總方針,堅持“自我加壓、加快轉型、協調發展”的總基調,以及“穩中求快、快中保好、又穩又實”的總要求,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貴州工業強省的戰略契機,探尋新常態下新的增長動力和增長模式。
細讀規劃可以發現,托起“茅臺大廈”的將是“四大板塊”。即,以酒類業務為核心,積極發展上下游一體化業務,推動關聯多元化業務發展,加快金融板塊發展步伐,努力打造產融結合新格局。從白酒專業化經營發展為一業為主、多元經營的綜合性集團,茅臺的總體業務布局充分體現了協同效應。
從明星企業走向產融結合的行業巨頭。一連串數字的背后,不是簡單的項目疊加。仔細閱讀茅臺的規劃提要,我們發現,這不只是一部加速奮進的動員令,更是一次突破發展瓶頸,產業再布局,機構再調整,戰略新定位的深度改革計劃。
二、從老品牌到新超越
“十三五”是茅臺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千億目標的重要戰略階段。
——摘自《茅臺集團“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
2015年11月2日,省委書記陳敏爾把十八屆五中全會后調研的第一站選在茅臺。
陳敏爾深刻指出,“打破”才能有生機,創新就會有前途。茅臺集團要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將創新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強烈的擔當意識和使命意識,正確處理好產量規模與質量效益,傳統工藝與現代經營管理、深耕主業和拓展其他產業、廠區建設和周邊城鎮建設、品牌文化價值提升和生態環境保護、企業發展與人的發展六大關系,全力以赴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帶動全省白酒產業轉型升級。
從“十二五”到“十三五”,貴州茅臺的成長背景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全國范圍來看,宏觀經濟環境已從打開國門、擁抱世界,充分享受全球經濟產業轉移的開放紅利以及中國充沛勞動力帶來的人口紅利贏得快速發展,到今天以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提升生產水平,滿足中國人民越來越高的物質生活需求,通過創新和創造來提升中國經濟在全球競爭力;從本省范圍看,經過過去五年多的連續發展,貴州已從交通閉塞的邊遠之地,成為今天中國西南腹地的交通樞紐:高速公路、高鐵、航空立體交通網絡使得這里變成中國西部交通最便捷的省區之一;貴州經濟也傳統工業時代迅速跨入大數據時代,經濟增幅連年領先全國大部分省區。
宏觀與區域經濟的變化,給貴州茅臺的成長,打造了全新的成長環境。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這五大發展理念。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各級各類規劃要有明確反映五大發展理念的指標。
茅臺集團的“十三五”規劃,把中央、省委的精神要求,以及省委書記陳敏爾對茅臺的講話精神貫穿始終,凸顯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未來五年的發展總綱。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思想創新、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文化創新,不斷創新戰略模式、資本模式、商業模式,推進供給側改革,培育創新文化(300336),拓寬發展空間,構建產業新體系和發展新體制。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增強發展協調性,堅持產業協同、母公司與子公司一體、內外部協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補齊短板,增強發展后勁,提升競爭力。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著力保護生態環境。全面加強環境治理,推行循環低碳模式,全面節約資源,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建設美麗茅臺。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著力推進國際化進程。加快文化融合、品牌發展、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國際接軌,以全球化戰略眼光拓展國際市場,努力打造國際化酒業市場地位,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酒業投資控股集團。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兼顧相關方利益。積極履行企業公民義務,注重機會公平、效益公平,建立與社會相關方的共享共贏和全面發展關系,讓全體員工、各利益相關方共享茅臺發展成果。
規劃指出:茅臺集團的未來五年,重點要處理好六大關系:正確處理好產量規模與質量效益、傳統工藝與現代經營管理、深耕主業和拓展其他產業、廠區建設和周邊城鎮建設、品牌文化價值提升和生態環境保護、企業發展與人的發展。
實現目標,措施先行。貴州茅臺堅持老品牌走出新路子,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前提下,充分運用先進實用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堅定不移做精酒業主業的基礎上,把金融投資作為核心來抓,把健康產業、循環經濟、文化旅游、物流、包裝作為重點來抓,使非酒業占收入占總量的30%左右;處理好廠區建設與周邊城鎮建設的關系,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繼續支持茅臺鎮“貴州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城鎮改造,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強化廠區生態建設和節能減排力度,保護好賴以生存的環境。
恰如茅臺五年規劃所言,“十三五”是茅臺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千億目標的重要戰略階段。茅臺集團需要面對后金融危機時代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積極探尋新常態下新的增長動力和增長模式,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新發展新跨越,全面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國際化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