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下半年起,因受“限三公消費”、酒駕入刑等政策的影響,我國酒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2015年白酒市場觸底反彈,進入復蘇階段;而經歷了連續25個月的下滑,啤酒行業備受關注;同時,相比白酒、啤酒市場的逐步回溫,葡萄酒市場行情依然處在調整期。隨著2017一季度財報的公布,魯酒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一季度啤酒企業業績亮眼
經歷了連續25個月的下滑,啤酒行業備受關注。2017年一季度,我省啤酒品牌青島啤酒,營收、凈利潤均優于去年。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40億元,同比增長2.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億元,同比增長8.51%;第一季度公司累計實現啤酒銷量201萬千升,同比增長3%。
另外,財報顯示燕京啤酒營收同比增加2.12%,凈利潤同比增加13.85%;珠江啤酒營收同比增加14.61%,凈利潤同比增加11.95%; 重慶啤酒營收同比增加0.33%,凈利潤同比增加8.51%。
省城啤酒經銷商杜先生對記者介紹說,2017年優異的成績單不是啤酒行業的回暖,而只是各個廠商做中高端產品的利潤紅利逐步顯現。
今年三月我省白酒批發量增56%
自2012年下半年白酒行業因受“限三公消費”、酒駕入刑等政策的影響,我國酒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2015年觸底反彈,進入復蘇階段。連續幾年動蕩調整,2016年以來白酒行業復蘇跡象明顯,中高端白酒紛紛提價,“漲”聲一片。
據山東省酒類統計監測系統顯示,3月份批發企業銷售各類酒712624.3千升,環比增長56%,實現銷售額26.51億元,環比增長32%。
“白酒行業近幾年陷深度調整期,行業整體發展后勁不足。”對于魯酒企業未來走向,山東酒鬼酒(和圣)公司負責人柳正勇表示,由于經濟形勢好轉跡象明朗,白酒漲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振消費者信心。
葡萄酒市場相對低迷
“相比白酒、啤酒市場的回溫,紅酒市場仍較為冷清。”濟南恒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書華認為國產葡萄酒品牌2016年整體來看四減兩增,整個市場仍然較為低迷。
2017年一季度,國產葡萄酒龍頭、我省知名紅酒品牌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裕A”,證券代碼000869)實現營收18.97億元,同比增長0.76%,凈利潤5.17億元,同比下滑4.82%。
2011-2016年報顯示,張裕A的凈利潤分別為19.07億元、17億元、10.48億元、9.78億元、10.3億元、9.82億元,幾乎連年下滑。
我省另一紅酒上市企業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龍股份”,證券代碼603779)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5.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40.62%。
2017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15億元,同比增長10.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36.93%。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進口葡萄酒的沖擊是造成國產葡萄酒企業業績不景氣的首要因素。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進口葡萄酒總量6.68億升,同比增加14.7%。而與之對應的國產葡萄酒2016年產量11.37億升,同比下滑1%,是自2013年以來的連續第四年下滑。
資料顯示,國產葡萄酒一直以來主打幾十元到一百多元的中低端市場,而進口葡萄酒最初以高端酒進入,但逐漸向中低端發力,近幾年有大量的平價葡萄酒涌入中國市場,與國產葡萄酒形成激烈的競爭。
對此,從事紅酒經銷生意多年的劉濤在采訪時表示,2016年,隨著葡萄酒消費人群的改變,葡萄酒市場回歸理性,美洲等地區的高性價比葡萄酒在中國備受歡迎,這對國產葡萄酒形成更強烈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