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白酒資本市場共有12家企業增長,其中ST巖石日漲幅4.99%,領漲白酒板塊。資本市場搶眼的表現,與企業一季報不無關系。據一季報顯示,中國白酒市場百億梯隊以下品牌中,酒鬼酒、金徽酒、今世緣、口子窖、伊力特等企業營收凈利均實現雙增長。而與一季度搶眼的業績不同,口子窖、老白干、伊力特等企業2020年營收凈利雙下滑。
從新財季來看,區域白酒間的競爭愈加膠著,“馬太效應”在行業日趨明顯。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頭部企業在中國白酒市場已占有絕對的話語權,對于區域型酒企而言,未來的發展將會舉步維艱。雖然從一季度業績來看,部分區域品牌業績實現增長,但這是由于去年受外部因素影響,企業業績基數相對較低所致。強者越強,弱者淘汰,或是中國白酒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區域酒企分化
據企業一季報顯示,酒鬼酒、金徽酒、今世緣、口子窖、伊力特、青青稞酒一季度營收分別增長190.36%、48.43%、35.35%、72.73%、255.33%和86.91%,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178.85%、99.34%、38.78%、72.73%、1475.8%和1630%。從數據來看,中國區域型白酒企業一季度均實現大幅增長。
事實上,酒鬼酒、金徽酒、今世緣的增長態勢,早在2020年就已顯現。據財報顯示,三家企業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0.79%、5.89%、5.12%,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4.15%、22.44%、7.46%。反觀口子窖、伊力特、青青稞酒,2020年營收分別同比下滑14.15%、21.71%、39.07%,凈利潤同比下滑25.84%、23.48%、418.66%。從數據不難發現,口子窖、伊力特、青青稞酒今年一季度業績實現大幅增長,與去年業績基數較低不無關系。對于中國白酒市場百億梯隊以下的企業而言,“馬太效應”逐漸加劇,品牌競爭也在不斷加強。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目前中國區域酒企正在分化,這種分化是由于酒類消費市場結構性升級,對于企業品牌與產品品質有著更高的追求。但大部分區域酒企長期忽視品牌價值提升,以及產品結構升級滯后,長期依賴渠道銷售,導致品牌認知低端化嚴重、產品溢價能力較弱、市場風險不可控等問題,從而出現了區域酒企的分化。
頭部企業擠壓
對于區域型白酒企業而言,在省外市場拓展不力的同時,也面臨著名優白酒企業侵蝕省內市場份額。
記者通過企業發布的年報注意到,口子窖、伊力特省內市場營收分別下滑17.24%和29.35%。青青稞酒省內市場營收下滑43.95%,省外市場下滑達27.73%。衡水老白干河北、安徽、山東市場營收同比下滑分別達11.63%、11.24%、6.21%。
反觀名優白酒企業,五糧液2020年所有地區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東部、中部和北部地區漲幅分別為24.75%、14.56%、10.1%。
貴州茅臺在去年也在布局安徽市場,分別與百大集團和紅府超市簽約。據了解,合肥百大集團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之一,而紅府超市作為徽商集團旗下的連鎖商超,網絡覆蓋全省。
蔡學飛進一步表示,中國酒類消費的品牌化與品質化趨勢不可逆。存量擠壓市場的特征是整體消費萎縮,消費價格升級,貼身競爭成為常態。在此過程中,名優白酒企業由于品牌、品質的優勢,必然會對區域型白酒企業形成擠壓。主要是體現在經銷商等渠道掠奪、核心消費者的深度占有等方面。同時,隨著名優白酒渠道的進一步下沉,對于二三級市場,以及中低端價格帶的擠壓也會愈加激烈。
尋求新出路
隨著名優白酒渠道下沉、開拓新市場,區域型白酒企業也在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問題。如何在面對名優白酒強勢布局時實現彎道超車,成了企業謀求發展的新出路。
隨著消費者認知改變,區域型白酒企業也在大力發展高端、次高端領域。伊力特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積極開發600-800元價位、1000元及以上價位高端新品。
區域型白酒企業在提價的同時,市場方面也在不斷進行布局。今年4月,酒鬼酒與廈門豐德酒業簽約,通過內參系列布局廈門市場。
蔡學飛表示,區域白酒未來的發展機會必然是開辟新路徑,傳統資源性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區域酒企必須要從規模型增長向利潤型增長轉變。同時借助互聯網新技術實現新零售、直播帶貨等彎道超車,并且真正開始精耕消費者,從酒莊等體驗式營銷入手,打造企業差異化特點,從而實現小而強的長期發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區域白酒在未來發展中,應該聚焦核心市場、渠道、品質和消費人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如果企業盲目擴張,并不會給業績帶來增長,反而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