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新時代“和合”理念的理論研究,推動“和合”理念在文明交流中的具體實踐,2019年5月12日,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與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五行哲學與和而不同”研討會在成都召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黨委書記、白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勇,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出席會議并致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教授致辭并作題為《五糧液智慧學》的主題演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姚樂野教授主持研討會,五糧液股份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陳林出席會議。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等省內外科研機構、高校專家學者以及知名酒業集團高管、技師等總計100余人參加會議。
馬勇指出,中國白酒的釀造技藝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產自宜賓的五糧液以五種谷物為原料,精釀出獨具特色風味的多糧濃香型白酒,它精湛的釀造技藝蘊含了“五行學說”的精髓。“五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的學說之一,“和而不同”哲學理念是中華民族長期秉持的文化共識和精神標識。他強調,學習研究“中國五行哲學與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就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研究繼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理論體系,用理論推動實踐,發揮好傳統哲學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發揮引領作用。
李曙光表示,本次研討會既是探討中國傳統哲學智慧的學術盛會,也是進一步豐富提升中華優秀酒文化的思想盛宴,還是文產融合助推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業盛事。他指出,五行學說是東方哲學最具代表性的學說之一,在人類邁向命運共同體的今天,五行哲學蘊含的以和諧為原則的整體意識、“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正在為全球治理提供越來越多的東方智慧,成為世界普遍認同和共同堅守的價值取向。白酒是中國的傳統產業,其釀造、飲用以及酒文化,深受五行哲學等中華智慧影響,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和符號。從配方到釀造工藝,“五”字代表著五糧液產品與文化的核心。五糧液一直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以酒為媒,努力做好中國與世界交流往來的橋梁和紐帶。李曙光表示,五糧液愿攜手全社會,共同承擔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添和美這一時代和歷史的使命。
李后強指出,應建立“五糧液智慧學”,這是關于五糧液生產、營銷、消費等價值最大化、分享最優化的專門學問,它以辯證唯物論為指導,引導人們在暢飲美酒之后如何盡快獲得聰明才智與創新能力,目的在于使人們面對浩瀚的宇宙和復雜的社會時,能夠迅速做出科學、準確而又靈活、明智的判斷與決策,并能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李后強在主題演講中深入分析了五糧液發展的哲學基礎、文化基礎、數學基礎、物理學基礎、化學基礎、地理學基礎和美學藝術基礎。他認為,五糧液最基本的哲學是對立統一規律和普遍聯系規律;五糧液最核心的文化是中庸文化、和諧文化;五糧液配方內部組合具有“黃金分割律”的美學價值,滿足協同學、可見光學、混沌學等原理;五糧液發酵滿足超循環、突變論、耗散結構等原理;五糧液產地滿足溫度、濕度、日照度、海拔度、風速度、土成度、糧優度、水質度和技術度的“九度理論”。他強調,五糧液是一種信仰、范式和價值取向,五糧液智慧就是中國企業的智慧、中國企業家的智慧和發展實體經濟的智慧。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躍進教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薛慶超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魏際剛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龔群教授、中共中央黨校馬麗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志強研究員作主題演講,他們分別圍繞《“和合”文化所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共產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論“和而不同”的時代價值與“五糧液文化”》《對中國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和合”理念視域下的國企黨建》《淺談“五行”中“五”的意義》等進行了闡述。
劉躍進認為,“和合”文化所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智慧。“和而不同”強調的是一種修為和境界,“求同存異”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手段與方法。“和而不同”與“求同存異”相互交織,形成“和合”文化,對中國的政治、思想、外交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例如君臣關系、中外關系、治國理念、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和合”文化,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價值,追求真、善、美的完整統一,注重事物的整體思考和萬事萬物的密切聯系,最終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薛慶超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深入挖掘“和而不同”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歷史智慧,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發展,讓“和而不同”展現出永恒魅力和時代價值,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和而不同”對“五糧液”集團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五糧液”酒本身就是“和而不同”的產物,是“五糧液文化”的物質載體。研究、傳承、發展“和而不同”的歷史基因,能夠推動五糧液集團和五糧液名酒搭上“一帶一路”的“高速列車”走向世界。
魏際剛認為,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重大轉變時期,制造業正處在升級的關鍵十年,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制造體系,需要推進全球資源配置。當前中國白酒市場存在品類相對單一、行業市場容量巨大、企業區域分布廣、價格彈性高等特點,白酒企業要注重品牌塑造與文化融合,加強對中國酒文化的挖掘、梳理、傳承、創新和弘揚的能力建設,推動渠道和商業模式創新。針對中國白酒業國際化不充分的問題,名優酒企要積極布局亞太、歐洲、非洲、美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龔群提出,生生不已的生命共生現象是中國哲學對于整個世界的本質把握。五行相生和八卦相蕩,都表明生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生命和生命的大化流行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創造,“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是生命創造和生命興盛的前提。五糧液以五種不同的食材和合而釀造天下美酒,從而規避了其他白酒單一的用紅糧或兩、三種糧食為原料釀酒風味單一、口感欠佳的不足。五糧液體現了宇宙生命的精華,也體現了中國五行哲學的精神,其內在的五行哲學精神給了它無限久遠的生命力。
馬麗指出,國有企業作為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額投資或出資控股的企業,是黨執政的重要載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國有企業應重視“和合”文化研究,開展“大黨建”即黨領導微觀經濟組織、黨的建設貫穿和結合、黨的領導和自身建設,要注重加強企業黨組織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融合、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加強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
張志強認為,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是為生數;成數是在生數上各加中五之數,也就是各加五,就成為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是水火木金土,六七八九十就是在一二三四五上各加五而成,也就是在水火木金上各加土而成。這就是萬物生成的次第。五土就是所謂中五之數,是一到十的中間之數為五。從生數到成數的衍化,就代表了陰陽成物的次第,在這個過程當中,土或中五之數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萬物都需要經過土的資生作用而成。通過對生數與成數之間邏輯關系的思考,可以看出“五行”中“五”的重要意義。
在開放性對話環節,四川大學段玉明教授,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裴曉方教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唐林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貴海博士,中國釀酒大師、五糧液股份公司原副總經理劉友金圍繞“和而不同與五糧液文化”主題展開深入討論。開放性對話環節由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李明泉研究員主持,他在總結發言中闡述了“五”的數理內蘊與五糧液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從“五糧”與“五數”文化的通靈性聯接來看,“五糧”與“五數”智慧以感知方式傳遞,體現出“五糧”合一的物質變異,具有物理轉化生成新形態的玄機旨趣。“五糧”通靈的味覺呈現,具有滿足味蕾需要的多種感知品質;“五糧”交互的情感品第,超越物質升為精神需求和滿足;“五糧”升華的數理況味,傳遞出五行哲思的神秘色彩;“五糧”價值的美學表達,顯示出品鑒方式、環境、交流、情趣等的人文生活特性。
會議發布了《大力發展“和美文化”的五糧液倡議》,并為優秀論文作者代表頒獎。杜陽林代表獲獎作者發言,他認為五糧是五行的平衡、陰陽的中和,中國文化推崇的“天地人和”的和諧境界,在五糧液酒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五糧液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哲學底蘊,體現了和融共通的東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