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面對食品安全風險挑戰,加強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和供應鏈風險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發展,為食品安全溯源和供應鏈服務升級提供了更多技術手段,也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
5月8-10日,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食品安全與信息追溯分會、山東省物流與采購協會承辦的2019(首屆)中國食品供應鏈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個食品供應鏈全國性會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山東省科技廳潘軍副廳長等領導為會議致辭。房部長高度認可本次會議的選題、行業作用和意義,并對行業發展提出了建議;何會長在致辭中介紹了本次會議舉辦的背景、目的及要解決的行業訴求等問題。出席本次大會的嘉賓還有原國內貿易局副局長、著名流通經濟學家丁俊發,科技部王喆司長,北京工商大學方德英副校長,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利等專家領導。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部長致辭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何繼紅會長致辭
山東省科技廳潘軍副廳長致辭
本屆會議主題為“通過供應鏈協同創新,推進食品行業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融合,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產銷對接和食品消費升級”,秉承“創新、融合、共享、共贏”的理念,共同探討在供應鏈創新時代背景下,食品企業借助于信息科技、標準體系、信用體系的力量,與物流、金融、電子商務、流通貿易、餐飲體系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產融結合、供需匹配、優質高效、綠色低碳的食品供應鏈生態體系。
會議邀請了來自食品生產加工、檢測、包裝、物流、銷售、追溯、供應鏈、金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共計500余位行業代表出席,其中包括瀘州老窖、沈酒集團、長城酒業、王朝酒業、張裕葡萄酒、新希望六和、盼盼食品、海底撈、李先生牛肉面、西貝餐飲等一大批知名企業。
大會現場
會議期間舉行了《中國食品供應鏈發展報告(2018-2019)》啟動儀式和“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采購與供應鏈專業委員會“籌備啟動儀式。同期還舉辦了國產葡萄酒論道發展分論壇、農產品智慧供應鏈集成技術與應用分論壇、食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分論壇、餐飲供應鏈的數字化與可視化分論壇以及中國食品安全倡議公約發布會。
論壇上,30余名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分享了產業標準化、供應鏈管理、食品安全、食品追溯、創新營銷、互聯網+等相關議題,深入交流食品供應鏈的創新發展與深度融合,剖析了當前食品供應鏈發展的主要問題所在,并提出了解決思路與方案。
葡萄酒分論壇現場
在此次會議上,新希望六和集團和沈酒集團分別當選為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食品安全和溯源分會輪值會長單位,瀘州老窖集團和沈陽滿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分別當選為副會長單位。知名企業擔綱輪值會長單位,充分說明了副食流通協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
新當選的輪值會長沈鴻林在葡萄酒論道發展分論壇上表示: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因此建立從種植、儲運、生產加工、包裝及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的產品追溯體系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沈酒集團作為輪值會長單位,必將繼續秉承“酒道酬誠”的經營理念,堅守固態古法傳統釀造工藝,為消費者奉上一杯放心酒。
中國沈酒董事長沈鴻林
會議期間舉辦了中國食品安全公約之夜,活動現場發布了第二批中國食品安全倡議公約成員單位、中國食品供應鏈創新企業、中國食品供應鏈創新先鋒人物、2019年第一批“追溯餐廳”、2019年協會會員單位等名單。
會議還同期舉辦了中國食品安全倡議公約發布會,第二批中國食品安全倡議公約成員單位代表共同宣誓,積極踐行公約內容,全力推動中國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本次活動受到了行業的高度關注和認同。據了解,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將在食品供應鏈方面深化行業服務,并于年內發布《中國食品供應鏈發展報告(201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