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數據顯示,白酒上市公司普遍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2家過去因連續虧損而面臨退市風險的白酒企業也實現了盈利。與此同時從年初至今,酒企漲價之聲此起彼落。5月10日,口子酒業發布了一紙漲價通知,口子窖6年的出廠價和零售價均上調10元,其出廠價由每瓶128元上調至138元,終端價也從每瓶188元上調至198元。
早在今年一季度,1月初53度飛天茅臺批發價在810元左右,而2月份批發價則為870元,據4月份茅臺經銷商交流會的官方數據,飛天茅臺一批價已穩步回升至850-860元。五糧液大單品“52度水晶瓶”出廠價上漲20元,由原來的659元上調為679元。劍南春宣布其核心產品“水晶劍南春”、“東方紅”出廠價分別上調40元和60元。進入二季度,洋河戰略單品“海之藍”、“天之藍”出廠價上調2元和4元。此后,瀘州老窖將國窖1573提價15%左右,漲價后“38度國窖1573中國品味”零售價為1888元,“52度國窖1573中國品味”零售價為2588元。牛欄山酒廠也將旗下核心產品”42度陳釀“每瓶上調1元。除此之外,紅花郎、古井貢酒等也加入此次漲價行列。而白酒企業紛紛漲價,是否說明白酒行業復蘇了呢?
有業內人士認為,判斷白酒行業復蘇有兩個明顯的標志。一個是庫存降低,另一個就是需求提升。去庫存解決的是存量,需求提升是增量。存量少了,增量多了,行業才會真正回暖。
數據顯示,茅臺2012-2015年期末存貨分別為96.66億元、118.37億元、149.82億元、180.13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34.49%、22.46%、26.57%、20.23%。而茅臺去年的營業收入為326.6億元,即其存貨價值已經將近全年營收的一半。五糧液存貨也由2012年期末的66.8億元,漲至2015年期末的87.01億元,約三年時間增長了20多億元。沱牌舍得的年末庫存也出現偏高情況,沱牌舍得去年全年營收為11.56億元,但其去年的期末存貨高達21.18億元,超過全年營收9億多元。除此之外,洋河、古井貢酒、今世緣、順鑫農業、皇臺酒業等酒企的存貨皆呈現連年上漲的趨勢。
另據佳釀網(jianiang_cn)記者整理分析發現,白酒上市公司給出的2015年報和2016年一季報的業績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大部分企業仍是恢復性增長。白酒上市公司只有沱牌舍得、青青稞酒、金種子酒、迎駕貢酒業績有所下降。從增長的幅度看,凈利潤的同比增速要快于銷售規模的增長。酒鬼酒是此輪“利潤增幅王”,與2014年相比凈利潤增長190%。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大的是皇臺酒業,增長了82%。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經過三年調整,許多地方小酒廠被逼到了絕境。一方面漲價風潮一起,白酒行業內的眾多小酒廠其生存空間會擴大,行業調整重建供求平衡的目標就可能會流產。另一方面,知名酒企漲價可能會誤導市場增加庫存推高價格。渠道商剛剛擺脫庫存壓力,但面對眾多名酒的相繼漲價也回禁不住誘惑再次囤貨炒作,但實際需求并未增長,這就會引發市場二次探底,與白酒黃金十年的高速增長相比,報表的業績更多意味著大多數白酒生產企業正在恢復性增長,尚未達到歷史最好水平。